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社会

精准扶贫须构建新型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2020年10月09日 15:18

核心阅读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要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数据库,精准把握救助需求;建立医疗救助机制,为困难群众看病提供方便;大力培育社区慈善组织,为困难群众提供全面救助;建立社区心理抚慰机制,为困难群众排解消极情绪;建立社区互助与协同机制,推动社区救助共建共治。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和兜底民生保障精准扶贫的关键。在实践中,社会救助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重点内容。为破解社会救助以及精准扶贫等现实问题,要从五个方面着力,形成“物质帮扶与心理抚慰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相补充、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数据库,精准把握救助需求。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需求呈“多元化、分层次”的特点。一是依托城乡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或相关领域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深入走访困难群众,认真核实各项情况并进行信息登记、统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城乡困难群众“数据库”或“困难人群系统”。二是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将城乡特殊困难群众依据年龄、收入、家庭困难类型、家庭患病类型、困难原因等进行精确分类,如可分为偶尔困难家庭、阶段性困难家庭、长期性困难家庭等,按季度、年度或月度定期跟踪帮助,同时精准掌握其家庭变化情况和社会救助需求。尤其要特别关注城乡居民中的“低保边缘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支出型贫困家庭。三是建立困难群众信息共享机制。打通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针对各自服务对象在社区开展的相应社会救助工作信息,整合政策类的社会救助资源,共享统一的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数据库信息,精准有效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建立医疗救助机制,为困难群众看病提供方便。由于收入较低,所以城乡困难群众的家庭“收支失衡”“收不抵支”的现象仍然存在。“长期性困难”家庭中,“因病致困”是主要影响因素,因而有必要建立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机制”。一是在社区建立困难群众“社区互助基金”,主要解决其临时性的、急难性的就医、急诊费用;可通过节假日慰问,给予长期困难家庭生活日用品或低额货币化的基本生活方面定期救助,其他困难家庭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二是同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科室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采取病患去医院就诊以及“家庭医生”主动上门等形式,给予“因病致困”家庭人员以医疗帮助或赠与部分必需药品等,帮扶城乡特殊困难群众。三是通过给“因病致困”家庭病患提供医疗救助,减轻其就医上的经济压力,进而逐步合理扩大医疗救助的保障范围,提高其保障水平。四是开展健康帮扶,实行“片医”制度,为社区困难家庭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档案,为困难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免费体检卡,为其健康护航。

大力培育社区慈善组织,为困难群众提供全面救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在社会救助制度完善过程中,拓宽救助的深度和广度,亟须大力培育社区慈善组织。一是支持城乡社区慈善型社会组织的创立和发展,搭建五级联动的城乡社区救助网络体系。该类型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于三部分:各级政府层面的支持、相关社会基金会的支持、市场主体的支持以及社会个体力量。二是鼓励已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救助服务业务。既现有的社会组织如各地的老年人协会、爱心组织、心理援助组织等在相应社区深耕多年,掌握社区家庭相关信息,开展社区救助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同时,建立相应公益类社会组织间的衔接、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协作救助特殊困难群众。三是培养、发展一支稳定的、有爱心的社区救助志愿者队伍和社工队伍。以基层社区为单位,在每个城乡社区发现、培养、发展社区救助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工的选择以了解社区家庭信息的人员和有爱心的人士为主,负责收集、跟踪所在社区的困难家庭的信息,以及对其开展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帮扶。

建立社区心理抚慰机制,为困难群众排解消极情绪。在传统的社会救济、救助或帮扶中,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往往不被重视,而这也往往会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家庭遭遇困难,一般对个人心理、家庭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因此产生新的家庭矛盾。如果没有有效的排解方式、渠道,得不到及时的社会救助,容易对家庭、社会产生非理性的偏激认识,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所以,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必须建立心理抚慰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队伍的心理服务培训,使这些人员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困难家庭给予心理抚慰。另一方面,在重点社区或有条件的区县建立心理咨询室,免费为有心理障碍或消极情绪的困难群众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心理疏导或情绪释放。同时,通过购买服务,让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服务的专业团队为有心理问题的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服务。

建立社区互助与协同机制,推动社区救助共建共治。整合社区资源,以社区互助方式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精准帮扶,不断创新社会救助工作的思路和途径。一是建立社区互助机制,营造互助友爱的社区精神。如,开展社区居民结对帮扶,建立由帮扶组、社区、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问题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问题解决方案,落实工作成效;鼓励困难家庭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增强困难家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培育社区互助精神。鼓励社区其他成员通过自我服务形式,解决社区困难家庭的问题,以互助来交流情感,营造团结互助的社区文化。二是建立社区协同机制,增强社区之间的互动性。社区之间针对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互动合作,医疗救助落后的社区之间可就医疗救助改进方面展开共创共建活动。社区之间还可搭建救助网络,利用网络使社区之间快速实现信息的交换,让附近社区的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通过共同平台,得到快捷、便利的救助。三是建立跨社区救助组织,进行救助联合。跨区救助组织是由几个社区通过协同治理,自发成立或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的服务几个社区的常规性救助组织。它能有效地协调社区之间的救助工作,将信息、资源等进行集中整合利用,实现多主体高效的社区救助。跨社区救助组织要重视解决社区救助网络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减少多元互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专业救助服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009/1103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