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锐意开拓进取全面扩大开放
2020年11月13日 15: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连续下调关税,主动扩大进口;加大制度创新,提高开放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履更加坚定。
放宽市场准入,开放领域更广。9月2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核准,成为首家获此执照的美国银行。2018年以来,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先后宣布并推动实施了50余条具体开放措施,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基本完成,监管流程不断完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金融业是我国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吸引外资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法律法规层面正式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设立变更的审批和备案;连续4年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条目由93项减至33项,负面清单之外给予外商投资国民待遇;2019年公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鼓励目录总条目1108条,其中全国目录415条,与2017年版相比增加67条、修改45条,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持续增加。
创新贸易方式,开放质量更优。“放行!”今年9月1日,在广东中山市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卡口,随着放行杆徐徐抬起,广东泰坦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1081台空气加湿器启运发往国外。“ 今年7月1日起,北京、天津、南京等10个直属海关试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截至目前,试点范围已达到22个。在新的监管方式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拥有简化申报、便利通关、允许转关、优先查验等多项便利。此外,商务部等部门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企业量身定制了80多项创新性政策措施,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流、时间成本,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在线成交进出口总值超过6000亿元,增长6.7%。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在不断积聚外贸发展新动能。推动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举办进博会、连续下调关税、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贸易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6%,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为全球贸易带来一抹亮色。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放动力更足。船舶如织、汽笛轰鸣,走进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货物正有序装车。作为国内首个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港,连云港片区首创的“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有效提升了国际班列通行效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2019年8月,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挂牌运行;2020年9月,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发布。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国增设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1个,从沿海省份扩大到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不断扩围提质的自贸试验区展现出我国扩大开放的新作为,也彰显了我国以扩大开放应对外部挑战的底气和定力。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号召。回首“十三五”,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提高、新突破,对外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展望未来,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全面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对外开放新活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优化布局、进行一体化改革,明确重点任务与创新措施,实现规划发展“一盘棋”,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构筑对外开放活力点。着力推动贸易新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继续稳固服务贸易大国地位,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贸易复苏注入新动能。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加速形成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全面扩大开放,加强通道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创新发展多式联运,有力推动通道重组,系统集成,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能力、竞争优势,让国际物流大通道这条生命线活力涌动。降低物流成本。着眼于企业痛点、难点,精准发力,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监管集成系统部署工作,全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收费最低的物流环境。畅通物流通道。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重要通道、口岸建设,以大物流大外贸带动大资本大产业,更好聚力整合、优化提升,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全面扩大开放,谋求更大突破。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务实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完善经贸合作机制平台,不断提高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双向投资水平,进一步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多种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开放格局。坚持互利共赢战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扩大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历史耐心,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政策叠加效应,将优势与潜力转化为竞争现实资本,依靠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提供新服务、新选择,不断升级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谋求更大发展新空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力推动新型全球化继续前行,增加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113/1107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