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后疫情时代”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年11月17日 15:11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面对后疫情时代复杂严峻的形势,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一、在危机中育新机,答好抗击疫情加试题

在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给脱贫攻坚事业带来了以下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就业问题产生影响。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相关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贫困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可见,外出务工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年初的疫情使大部分行业停工停产,这使得本应于春节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待业在家,失去了收入来源。即便是部分已经返岗的农民工,也不同程度地面临工资水平下降、工作时间缩短、就业不稳定等困境。疫情导致的农民务工难问题无疑给贫困家庭带来巨大打击,甚至会引起已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二是使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受阻。年初受疫情影响,各地交通封锁致物流不畅,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得不到及时供应,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外部需求的骤减导致农畜牧产品销售困难,生产和消费的低迷给种植户带来巨大损失。休闲农业、养殖业等重要的扶贫产业也因疫情的原因遭受到较大的冲击,扶贫产业效益下滑,影响产业扶贫增收。三是影响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论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就业的影响还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归根结底都是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贫困户的收入直接关乎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可以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务工受阻或薪酬降低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锐减,畜禽养殖、果树种植以及休闲农业等产业效益下滑导致农民经营性收入减少,均使得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四是给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建设带来困难。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贫困地区一些易地搬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等在建扶贫项目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都处于停工或开工不足的状态,直接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影响脱贫摘帽指标的完成。

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脱贫攻坚任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艰巨挑战,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这种挑战是能够克服的、战胜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全国疫情防控呈现持续积极向好的态势,因此脱贫攻坚的整体进程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此次疫情在给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激发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催生了贫困地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基于此,我们应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克服疫情影响,在危机中寻求生机,答好抗击疫情加试题,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二、化压力为强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当前,脱贫攻坚已迎来决战时刻,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进一步明晰目标、聚焦问题、着眼当下、干在实处,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变压力为动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第一,深聚焦,抓重点。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冲刺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要深度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新冠肺炎疫情给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和压力,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政策等倾斜支持力度,组织精锐力量对深度贫困地区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以更精准的方案和更有力的举措应对突出问题、狠抓政策落实,从而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第二,防风险,双统筹。面对战“疫”和战贫同时作战的要求,在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的形势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针对贫困地区农民就业难、扶贫产业发展受阻、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形势严峻、扶贫项目进度延缓等问题,对症下药、逐个破题。优先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就业。加快推动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有效规避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现实风险,不打折扣地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歼灭战。

第三,固成效,严把关。要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查漏补缺,加强常态化督导,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实行动态监测,针对疫情影响,合理扩大监测范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严格实施考核评估和督查问责。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成果,严把贫困退出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工作作风,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不实现象,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积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第四,补短板,保成色。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居民对自身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大。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迫、最关键的硬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脱贫的质量和小康的成色。因此,我们应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和切入点,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三、于奋进中凝魂聚力,跑好“最后一公里”冲刺跑

面对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复杂严峻的形势,冲刺“最后一公里”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激励我们越是到最后时刻,越要树立决战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第一,守初心,担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既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重视扶贫建设、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终于迎来了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这个紧要关头和关键节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捍卫人民根本利益,深刻践行初心使命,在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兑现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二,绷紧弦,鼓足劲。“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剩余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绷紧弦、鼓足劲,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勇往直前下一番“绣花”功夫,积极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准备。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千难万险不胜不休。

第三,强信心,聚合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多项举措全面部署,及时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态势,尽管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现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各级干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117/11071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