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乡村组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经验启示

2020年11月19日 13:52

 

1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是四川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绵阳市唯一的百万人口大县,辖区面积2659.38平方公里,辖2个乡、31个镇,383个村、79个社区,总人口141万。自省委启动此轮大规模的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三台县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乡、村、组统筹考虑,一体谋划、压茬推进、精细操作,既圆满完成既定改革任务,又顺势推进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事件介绍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近年来四川省委部署开展的涉及最广泛、群众最关注、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之一,各项改革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三台三台县抓早动快、主动作为,打出改革“组合拳”,顺利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统筹谋划、精准把控,牢牢掌握改革主动。针对三台县改革任务重、撤并数量多、干部安置压力大的现实难题,三台县始终将改革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负总责,创新建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1+7+23”三级指挥体系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村民小组调整改革“1+5+22+33”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抓早动快,对重点矛盾提前研判、对重大风险提前梳理、对重要节点提前部署,及时组建综合指导、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建立风险防控六步闭合处理机制,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有效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顺应大势、集思广益,精准制定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正向调整,顺应发展大势、顺应改革所需、顺应民心所盼,切实做到了民主、科学、严谨。方案形成前委托专业团队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形成详尽充分的论证报告;方案形成过程中,先后征求社会公众和涉改乡镇意见、相关责任部门意见,扎实开展第三方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流程,有效保障改革的科学精准。草案形成后,及时通过政务网、电视台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覆盖召开村(社区)干部群众“坝坝会”和退休干部、工商界、企业界、社会组织代表座谈会,保障民众知晓权与建议权,真正让改革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凝聚群众的过程,使得改革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三)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全面落实改革政策。严格落实上级配套政策,针对受改革影响最大的涉改群众、干部,明确提出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农村土地、林地、资源等权属不变,农业经济利益关系不变,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政策不变,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常职干部及村民小组长过渡期保留待遇不变“五个不变”原则,坚决确保涉改群众、干部基本利益有保障。明确在改革过渡期间,按照“点位不变、数量不少、能力不减”的原则,持续保障被撤并镇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实现集市照赶、学校照上、医院照开、服务照有,切实消除群众被边缘化的顾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全力支持和衷心拥护。与此同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妥善处理改革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改革推进过程有力有序。

(四)正向激励、柔性关怀,整体优化改革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重构梯队结构、科学分流安置、激励担当作为等方法,建立乡镇领导干部“研判评议、考核评价、实绩评比”考核制和村社干部“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十不用”标准,明确以“退出领导岗位消化一批、全县范围干部调整拉动消化一批、下一轮县乡换届消化一批”的“三个一批”方式,在3年时间内分流安置乡镇干部,将村干部“四个一批”消化方式与村民小组调整改革相结合,鼓励、支持离任村干部转任村(居)民小组组长或脱贫攻坚专干、基层治理专干等过渡性临时岗位,切实解除镇村干部后顾之忧。改革后,全县乡镇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两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75%,村社临时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6.32岁、学历全部达到高中以上,全县镇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五)系统集成、融合推进,发挥改革乘数效应。将改革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的总体框架,坚持协同配套、衔接融合,扎实推动改革与各项重点工作的紧密结合与互相促进。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抓落实作表率”行动,有效杜绝在改革期间出现“懒政”“怠政”等现象,实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圆满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实践检验中,全县各乡镇、村社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实现高效协调运转,构筑起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确保全县25.7万名返乡农民工“零感染”,15.4万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就业,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展开,乡村“烟火气”恢复如前,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加强。

 

2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平稳顺利、成效显著,实现了县域经济地理版图格局性重塑、执政骨干队伍结构性优化和基层治理能力整体性跃升,推动区域版图、组织体系、队伍结构、运行效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在调整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顺利完成的根本保障。做好中国的事,做好改革的事,关键在党。三台县在这次改革全程贯穿党的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来引领和推动改革,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乡镇党委积极配合、统筹考虑,村支部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全面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才能顺利完成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三台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便民为先,把赢得群众认可作为关键,全程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考虑群众感受,把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确保群众当期利益不受损、长期利益有增进。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从而取得成功。

(三)坚持精准把握节奏是改革顺利完成的有力举措。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三台县始终坚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宜先不宜后,确保改革质量”原则,将村级建制调整、村民小组调整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来谋划,将其作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姊妹篇”递次推进,既烘托推进改革的强大声势,又巧用接续改革的浓厚氛围,确保改革有利推进、顺利完成。实践证明,只有精准把握改革节奏,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顺势而为、顺理成章牢牢掌握改革的主动权。

(四)坚持现代治理理念是改革顺利完成的制胜之匙。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三台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勇于跳出传统的管理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推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由强管理、强依赖到强服务、弱依赖的转变,形成体制机制简约、运行管理高效、多方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发展需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119/11076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