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以干部队伍建设促脱贫攻坚

2020年12月09日 10:56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作风。”2019年9月,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江县脱贫攻坚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新的征程,组织部门应势而为、担当履职,自觉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展现组织担当,推动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背景

从江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列入国家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全县有贫困村207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6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1万户13.73万人,贫困发生率40.9%。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从江县委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贵州省委、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立下的军令状,是向全县38万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不甩贫困帽就摘乌纱帽”,为此,从江县委组织部为党委分忧担责,充分发挥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职能优势,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和彻底撕掉“贫困”标签的火热实践中,激励他们守初心、担使命,坚决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完成好。

二、主要做法

(一)选优配强攻坚队伍。围绕乡镇、行业部门领导班子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聚焦高质量脱贫目标进行选贤任能,根据最后总攻需要进行选优配强。一是树立一线导向精准注重在脱贫一线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看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务实作风,对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门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干部,大胆使用到脱贫攻坚关键岗位上,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去。同时,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县直机关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增长才干。二是常态分析研判动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调研督导组,深入乡镇、行业部门对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开展常态化调研,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履职担当情况,对不适应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的乡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对推动工作不力、没有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分管领导进行严肃问责。三是统筹帮扶力量合力坚持“督战帮”一体化推进,依托州委派出的1支督战队、19名有实战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州直单位任职后到19个乡镇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34个州直部门增派1名以上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构建了“1+19+34+N”立体式帮扶格局。全面统筹好中国贸促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杭州市萧山区、江南大学等对口帮扶力量,以及80余个省直、州直单位派出的帮扶干部、工作专班,齐心协力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向一线集聚,合力打好最后总攻歼灭战。

(二)尽锐出战下沉到村。聚焦现行标准下的脱贫出列条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选派最会打仗的干部下沉到攻坚一线,带领党员群众“啃硬骨”“攻堡垒”。一是建立作战指挥体系。实行“条块结合”机制,从块上构建了县级指挥中心、乡镇指挥部、村级指挥所三级作战指挥体系,19名县级干部分别领衔驻乡镇督战督导,并与所督导乡镇负连带责任;从条上构建了“三保障”+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和鸡菌果蔬+劳务就业等18个由县级干部领衔的工作专班,分别负责面上一项工作。明确乡镇党委第一书记“一把手”责任,全面统筹、亲力亲为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包保责任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三级包保”办法,县级领导示范带动105个县直部门与20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6554名干部与3116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帮扶单位,明确70%以上的机关干部下沉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对新录用的215名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全部安排到村工作,进一步充实村级攻坚力量,村村有帮扶单位、户户见帮扶干部。三是建立队伍研判制度。对370个挂牌督战村“两委一队三个人”及下沉帮扶干部逐一“过筛子”研判,实行镇村指挥部(所)、帮扶部门、驻乡督战督导队联合会商研判,县委组织部复审,对村“两委一队三个人”、指挥所长、网格员的到岗到位、发挥作用等情况开展调研督导,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在状态的12名驻村帮扶干部进行全县通报批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其约谈问责,及时调整充实18名网格员。乡镇党委打破“排资论辈、职务高低”的方式安排村级指挥所长、网格员职务,做到人岗相适、人人尽责。全县374名村级指挥所长中乡科级干部及以上占65.8%、科级后备干部占34.2%。

(三)坚持严管厚爱。用最严的战时纪律、最优的关怀激励为决战决胜“保驾护航”,以解决后顾之忧让干部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一是落实待遇保障。时刻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分批分期组织一线干部参加健康体检,对确因病不适宜驻村帮扶的干部,及时抽回,督促其单位按照“退1补1”进行选派,确保脱贫攻坚不断档不掉线;实施专项保险保障计划、扶贫工作经费保障计划,为县乡村三级攻坚队伍全覆盖购买50万—10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按村大小规模拨付1.5万—5万不等的工作经费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及时兑现驻村干部、指挥所长、网格员生活补助和往返交通费,按月足额发放村干部报酬。督促派出单位与下派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把各项关心关爱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二是注重正向激励。对在脱贫攻坚一线付出艰辛努力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干部予以表彰表扬、宣传报道,并提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让吃苦者吃香、让实干者实惠。在“七一”、扶贫日等重要节日,表彰表扬一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动态建立干部日常管理台账,持续跟踪培养在一线表现优秀各级干部,着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注重从严管理。强化“四大班子共担责、各级主管负全责,乡镇部门双追责、部门分管同负责”“履职就要尽责、失职必须问责”,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问题整改落实。开展组织系统挂牌督战电话访谈,按照10%的比例,随机抽取县直帮扶部门、村“两委一队三个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政策知晓、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等情况,以严实作风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从江县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彻底逆转,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脱贫成果在一线巩固。各级领导班子用好“五步工作法”,坚持带头抓具体抓深入,带头走村串户,一村一村研判,一户一户过关。目前从江县已经全部达到现行标准下的脱贫出列条件,从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绝对数两项数据均居前五位的深度贫困县,到全部贫困人口清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更是一个决定性变化。

二是党员作用在一线发挥。党员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先锋队、尖刀连,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等一系列行动,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措施办法,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今年以来累计帮助基层争取项目842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200余件,解决困难问题1628个。

三是干部能力在一线提升。2129名驻村帮扶干部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天天和群众打交道,很辛苦。驻村工作队在履行“一宣六帮”职责的基础上,与村干部、致富能人进行结对,手把手教、全方位带,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四是攻坚问题在一线解决。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脱贫出列核心指标,开展组织系统挂牌督战,拿着“显微镜”“放大镜”进村入户查看问题整改落实是否到位,帮扶责任是否压实,干部队伍是否发挥作用,建立“双台账”、压实“双责任”、实行“双销号”,确保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五是激励导向在一线树立。今年“七·一”期间,隆重表彰了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275名共产党员、169名党务工作者和100个基层党组织,是去年表彰总数的165.8%,此外还增加表扬村级优秀指挥所长126名。坚持在一线识别和考察干部,提拔重用干部23名,职级晋升一线干部91名,储备优秀年轻干部499名。推进实施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脱贫攻坚关键在于人、关键在干部,要注重调动和保护干部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为按期精彩出列、进入乡村振兴积累经验带来了诸多有益启示。

启示一:打赢收官战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领导核心,三级书记一起抓,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实践证明,有了一个好班子,推动工作就有序、村里能发展、群众能满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群众脱贫致富。要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建设关键时刻拉得出、能打赢的基层战斗堡垒。而这个堡垒的核心就是领导班子,关键是一把手,所以“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显得更为重要。

启示二:党的事业兴衰要靠一支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群众脱贫路上也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引路人,就能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要鼓励党员带头创业致富做示范,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脱贫奔小康;鼓励党员干部主动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抓脱贫、促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启示三: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归根到底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各级帮扶干部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领导好、政策好;要通过党员干部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起群众参与热情,主动作为,树立“脱贫靠自己、小康等不来”“脱贫光荣”的信念,坚定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209/11108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