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2020年12月30日 15:04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作为农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一、优化涉农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和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科人才。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农科人才培养和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农业高校推动人才下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乡村振兴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农科人才培养开发和成长规律,尊重个性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夯实农科专业基础,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合理知识结构、强烈创新创业意识、扎根乡村的农科人才。

(二)坚持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农业高校要以服务“三农”事业为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倡导知农学农、为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既要为城市和非农产业培养输送人才,更要为“三农”事业发展精心育才,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感,厚植“三农”情怀,承担起培养发展农业、建设乡村优秀人才的重任。

(三)优化涉农学科专业设置。农业高校要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需求作为学科专业设置的切入点,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持学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学科专业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参与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加强乡村基层实践实习实训,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科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新创业,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入生机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四)探索创新农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建议国家在农业高校农科类专业面向乡村实施公费农科生招生政策,对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规定在乡村基层或农业企业的服务年限,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农科类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农科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农业高校要依托自身学科、师资优势,围绕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村合作和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多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农林科研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科人才。

二、畅通毕业生下乡渠道

农业高校应畅通毕业生下乡渠道,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

(一)完善宣传导向机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创业就业。农业高校必须完善宣传导向机制,加大国家有关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系统化,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实施分类教育,对大一新生,通过入学教育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意识;对大二、大三学生,结合农科专业特点深入乡村开展助农实践活动,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和引导农民科技兴农;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国家乡村创业就业政策措施,激发他们参与乡村建设热情。完善宣传教育导向机制,逐步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就业价值观,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建设乡村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农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农业高校应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到乡村创业就业能力。在招生、教学、实习和就业等环节根据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需求,积极改进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与安排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性较强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整体质量,增强创业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三)培育创业组织育成模式。为了使大学生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农业高校要探索培育创业组织育成模式,一是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农业高校应帮助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是倡导和鼓励学生跨学院、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抗挫折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二是配备创新创业导师。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创新创业,可能会遇到技术、融资和市场等方面问题。因此,农业高校应组建一支专兼职、学界产业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配备创业导师,帮助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技术、市场等问题,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引入平台软硬件资源作支撑。农业高校应把国家级或者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资源作为支撑,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弥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软硬件资源的短板,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三、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业高校具有农业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有组织地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教师下乡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助力乡村振兴。

(一)做好精准选派。农业高校要寻找农业科技特派员与农户或农民的契合点,实现农业技术服务供需内容的无缝对接,既能保证农业科特派员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又能保证农户得到最想要的技术服务;要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来源,不仅要优先从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中选派科技特派员,满足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而且要加大从大学生中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力度,与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联动,为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创业就业提供支持。

(二)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要保持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增长,更要完善特派员队伍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把人文社科领域科研人员充实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加强对乡村产业规划、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等研究领域的技术力量投入,实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由原来按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选派向乡村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等领域拓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从种植养殖向物流、加工、品牌推广等产业链拓展,提供全产业链和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三)创新组织模式。为了解决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力量分散、服务单一等问题,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农业高校通过创新科技特派员组织形式,根据乡村主导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思路,跨学院、跨部门、跨学科组建“由一名首席科技特派员+若干名骨干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构筑一张科技帮扶大网,形成网格化的服务模式,实现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更好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服务功能。

(作者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0/1230/1112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