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理顺发展机制 打通产业振兴的“中梗阻” 

2021年04月01日 08:39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提出,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是发展之本、强村之基、富民之源。面对资金、人才、方案等因素的制约,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在政策导向、利益联结和项目回报等方面不断优化产业项目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产业项目发展机制,彻底打通产业振兴的“中梗阻”,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奠定坚实基础。

把政策导向把得更准一些,打响产业振兴的“开山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于乡村产业项目的谋划,要认真评估产业类型对资源环境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要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对于以污染山河湖泊换项目、筹资金、谋发展的行为坚决说不。历史经验证明,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经济快速增长,但不可持续,随着环境污染与资源耗尽,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项目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将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自然风貌等宝贵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花心思,切实打响产业振兴的“开山炮”。

把受益范围扩得更宽一些,画好产业惠民的“同心圆”。产业好不好,关键要看老乡。乡村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实施,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农村及农民从中获益。一方面要切实体现农民意志和主体地位。要积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把产业项目的利益链条打造得更全更紧一些,让农民能够参与到劳务作业、现场看管等与自身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产业振兴合作企业的激励机制,从品牌打造、信用评级、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激发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振兴的活力,画好产业惠民的“同心圆”,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分工有序”的工作模式。

把投入产出算得更细一些,奏响产业兴村的“进行曲”。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项目发展虽然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考量,但是资金投入事关项目成败,经济效益这笔账还得精打细算。一方面,要增强项目的运维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对项目立项、投资、实施、运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要突出市场主体地位,科学预测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合理安排项目的产出周期和供给总量,保持稳定的销售节奏和资金流量。另一方面,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重点将资金投入到项目生产资料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确保资金使用路径可追溯。

新时代阔步向前,新征程初心不改。以产业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在政策导向、受益范围和投入产出上再论证、深谋划、强管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乘势而上,我们必将打通产业振兴的“中梗阻”,让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1/0401/1123226.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武汉市应急管理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1/0401/11232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