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熊李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解读

2021年10月11日 13:37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解读》。讲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尽管聚焦的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但是,如果想要彻底透彻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涵,我们就需要了解中国外交是如何从1949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有了解了过去70多年中国外交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我们可以从一个比较简单又比较清晰的视角来予以观察,这个视角就是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通过7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体系关系的发展演变,我们会比较好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我们可以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1年),是革命性的外交,当时的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负向认同。

第二阶段(1972-1978年),时间非常短,是一个过渡阶段。

第三阶段(1979-2012年),是维持现状的外交,就是更加倾向于维持世界体系的现状。因此,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认同。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这几个阶段都包含哪些内容。

(一)革命性的中国外交(1949-1971年)

在这一阶段,当时的中国难以融入世界体系,对于世界体系也是一种负向认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只有10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几年之后,也就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到20个。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也只有51个。当时中国难以融入世界体系,根本原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接纳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过渡阶段的中国外交(1972-1978年)

在这一阶段,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1970年,也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前一年,只有56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几年之后,也就是1977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到115个,这一变化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当然,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过渡阶段,是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进入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正向认同的新阶段。

(三)维持现状的中国外交(1979-2012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外交主要是主张维持世界体系、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正向认同。

从国内来讲,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以创造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主要目标。在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两种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从国际来讲,当时有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也为中国融入世界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

因此,从1979年开始,伴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中国外交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正向认同。

在这一阶段,尽管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有曲折,也有挑战,但总体来说,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接纳中国。2011年,也就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前一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达到176个。

这一阶段的中国外交可以用两个词、八个字来概括,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

 

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1.从“帝国主义”论到“时代”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大变化就是从“帝国主义”论到“时代”理论,就像我们和世界体系最早的时候是一种革命性的负向认同,到后来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正向认同。同样,我们和世界体系当中很多国家的关系随之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更多地讲“时代”理论,强调新时代、新特色、新背景、新导向。

2.从意识形态取向到现实的国家利益取向

早期,我们更多地强调意识形态上的相通性是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发展条件。但是,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趋于成熟,现在更多地偏向于现实的国家利益取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实的国家利益取向是相对于之前,尤其是1971年之前的那种意识形态取向而言的。今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的是正确义利观。今天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

3.从“改变现状”的国家到“负责任”的国家

“改变现状”是指革命性外交,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负向认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凸显负责任大国。

4.主张多边合作和世界经济全球化

所谓多边外交就是至少有三个国家共同推进的外交活动。现在,联合国已经有193个会员国,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球多边国际组织。多边外交对于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意义。相比以往,今天的中国外交更加主张多边外交,更加强调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就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各国广泛的多边合作,形成广泛的共同利益。

5.重视经济相互依存

经济相互依存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世界经济进一步走向全球化的基本动力。

6.重视国际法和国际规则

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可以说是多边外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具有充分的权威性,多边合作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才有法可循,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章可依。

7.重新获得的自信

今天,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当中不难看到,我们正在前所未有地重新获得自信,而这种自信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来自我们开放、包容的心态。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成就

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和之前的革命性外交有很大的不同,也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那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有很大的区别。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就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开始越来越多地为解决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列出了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外交取得的最重要的几项成就,其中就有“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一带一路”代表着一种新的合作理念。我们知道传统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强调贸易和投资的交流,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而“一带一路”虽然也涉及贸易和投资问题,但是,它的基本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首先政策要相互沟通,然后两国或者多国之间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实现联通,我们称之为设施联通。设施联通之后就带来了贸易的畅通。同时,还有资金的融通。通过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实现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典型的集聚了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它是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先导,实现中国与其他国家基础设施相互联通,从而达到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的目标。

既然“一带一路”合作是以基础设施相互联通为先导,因此,基础设施投资是“一带一路”合作启动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时,仅仅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进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还不够,另外还有丝路基金。而在此基础之上,2017年5月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除了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多边合作之外,还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十二次会议是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还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这是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还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以及亚信峰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列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全部都是多边外交。也就是说,通过多边外交大家聚在一起共商地球发展的大事,共商全人类的发展生存大计。而在这之中,中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们讲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成就,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总结,而是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列举的主要的外交成就,无一例外都是多边外交。对于多边外交的重视、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讲到多边外交,我们可以看到,相比2012年之前有很大变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始牵头发起越来越多的多边外交活动。比如,我们前面列举的几项:“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也就是说,和2012年以前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时代相比,今天的中国外交更加奋发有为,更加强调主动性、积极性,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当然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推动多边外交活动,并不仅仅是说中国只是主动牵头来发起多边外交活动。事实上,中国在原有的一些并非是由中国牵头建立、创建、启动的多边外交活动当中,仍然担当着非常积极的角色,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除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们还讲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那就是二十国集团,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多边机制。二十国集团是由19个国家和欧盟共同组成。这19个国家除了传统的西方7国和俄罗斯之外,另外11个国家可以说是全世界各区域最重要的经济体。尽管这样一个多边机制并不是由中国发起推动的,但是中国依然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方面相比以前更加主动、积极地推动创建重要的多边机制,另一方面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原有的多边机制。在这些多边机制当中,中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今天的多边外交是一种全面的、深刻的多边外交,是一种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是一种中国与世界大国共同谋发展、共同谋进步的多边外交。我们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成就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特征,这也是我们前面讲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演变中所提到的,我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多边合作和世界经济全球化,重视经济相互依存。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

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是如何发展的?又产生了怎样的需要?很显然,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全球化”。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存,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很可能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经济危机,一个国家的一场流行病很可能演变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所以,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是各国无论主观上是否承认,客观上存在着广泛、深刻、共同利益的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多边外交,建设多边机制,强化多边合作,首先就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以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句共同的口号,那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担负着使命,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举国际主义大旗,中国的发展不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发展,不是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之上的发展。相反,我们更加强调两个“机遇”,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世界的发展也是中国的机遇。这样一种国际主义的使命担当,也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开放、包容的导向,它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

从国际来看,尽管国际形势风谲云诡、暗流涌动,我们必须万分警惕和小心,但是,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付诸实践,有利的客观条件仍然大于不利的客观条件。一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势不两立、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零和博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员,逐渐认清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那就是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因此,理解、支持、欣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朋友越来越多。同时,在西方国家内部,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理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也不在少数。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无论是中国与少数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是中国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系,还是中国与少数西方国家内部的不同公众群体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可以乐观地认为国际的客观条件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付诸实施。

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已经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已经在10∶7之内。近年来,中国商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同时,2020年尽管遇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是在全球的投资格局当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2020年,全球对外投资总额不过8000多亿美元,中国一个国家吸收的海外投资额就多达1600多亿美元,接近全球投资总额的20%。也就是说,国内的客观条件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国。另外,早在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吸收的国外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仅仅通过投资这一个角度,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充满了无限商机,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同时,中国并不是一个资金匮乏的国家,也可以向世界各国进行投资,进一步密切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些客观条件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够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能够付诸实施的重要基础。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两个原则

在讲了成就和原因之后,我们不妨来看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两个原则。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同时,根本保障就是政治安全。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四个统筹”:

一是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也就是说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家在对外交往当中的安全,同时也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安全。

二是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讲到国家安全,大家首先想到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国土安全。同时,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仅强调国土安全,也强调国民安全。无论国民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还是在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保障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是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指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安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稳定,经济运行是否有风险,在军事方面是否能够保障领土不受侵犯、保障国民的安全,这些都是传统安全。它主要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是指除政治、经济、军事之外的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环境安全、气候安全,这些都属于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往往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它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反恐就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

四是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也就是说,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是谋求中国单方面的安全,而是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安全统一起来,而不是将中国的国家安全建立在牺牲别国安全的基础之上。

2.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非常丰富。

一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以在军事上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为路径的。同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开放的目的是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正确义利观。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国家利益不是狭隘的、自私的,而是一种开放的、共同的,不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而是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

三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前面讲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征是“四个统筹”,即: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这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国家安全予以诠释,我们用了四个词,即: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共同安全。这与前面讲的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是相应的,就是中国的安全不是仅仅中国自身一个国家的安全,而是建立在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国家安全相对应、相辅相成的基础之上的。

综合安全。强调我们的安全不仅仅只有传统安全,也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非传统安全,它是一种全方位的,覆盖人们生活各个领域。

合作安全。强调不是通过对抗、通过单方面的军事力量的增长来保障自身安全,更多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安全,通过合作来推进综合安全。

可持续安全。强调以发展来保障国家安全、国际社会的安全。

四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强调的是开放创新、包容互惠。通过开放创新来实现发展,通过包容互惠来实现共同发展。

五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世界是和平的,同时世界又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文明之间建立通畅的交流,有助于整个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向前推进,其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非常重要。

六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今天,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一个重要的多边机制,就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给我们带来两个概念,即: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已经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既体现出对中国人民的负责,也在国际社会上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问题上有非常突出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七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大家可以发现,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有点接近于我们前面讲的维持现状的外交,就是我们要维护国际秩序、世界体系的基本稳定。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并不是用一种静态的方式来维护国际秩序,而是更加强调以动态方式来维护,即进行有益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改革探索。这是一种奋发有为。这种奋发有为不是要搅乱国际秩序,不是要破坏世界体系,而是在保持国际秩序和世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有益的改革尝试、改革探索,推动世界体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更好的方向是什么?这里指出了两大方向:一是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清洁美丽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的一个新的努力方向,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追求。

当然,首先讲的还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它涉及我们前面讲的传统安全。首先要避免战争的重大灾难,要能够享受普遍的安全,不仅仅是大国强国的安全,也是小国弱国的安全。强者公正,弱者安全,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普遍安全。

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就是共同繁荣,必须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共同的繁荣,共同的发展。

如何实现共同繁荣?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方式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经济合作,要将自己本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而绝不能将本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对立起来,那是非常狭隘、自私、短视的,最终会让自己的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当然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所以,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如何实现?我们这里讲四点: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尽管我们今天可以非常自信地讲,中国道路是发展中国家可供参考的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但是,我们并不会将自己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强加给其他任何国家。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结伴不结盟。我们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但是,我们不追求任何军事同盟关系。军事同盟往往意味着在同盟之外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它尽管会实现小范围的合作,但是在更大范围内极易导致冲突与对抗,这不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追求的。所以,我们更多强调不针对第三方的伙伴关系,扩大同所有国家的利益交汇点。

3.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无论国际形势发生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有基本的信心。前面我们讲到,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第一条就是从“帝国主义”论到“时代”理论,这也是我们今天有信心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的信心所在。当然了,改革开放也是我们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这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了更多机会。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也在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遇,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共商是全球治理的第一个阶段。面对全球问题,我们要共同商议、群策群力。在共同商议、群策群力之后,我们要付诸行动,这个行动过程就是共建,大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在行动之后会有行动的成果,那我们就要共享发展成果、共享文明成果。

共商共建共享强调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共同享受,这就需要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够由少数大国强国继续奉行霸权作风。霸权作风说到底就是独商、独建、独享。很显然,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所倡导的全球治理观是格格不入、不相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强调全球治理,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解读,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1/1011/11447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