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人民论坛》

思政课如何主动回应高校网络舆情

2021年10月09日 15:06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仅带来了现实世界的震荡,也时常给网络世界带来影响。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网民中占比较大、传播信息较为活跃的人群。众口发声、众说纷纭的复杂网络舆论生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会造成巨大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等通过互联网发布并经广泛传播形成的具有较高关注度的各种意见和声音。网上关于疫情的信息往往会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积极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预防和消解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强基固本、价值引领的灵魂课程,需要积极作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校网络舆情的三个特点

第一,传播内容上,疫情是高校网络舆情中的高频词汇。任何舆情或思潮都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反映,都产生于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中。新冠肺炎疫情与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疫情的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后往往引起广泛关注。高校大学生更擅长、也更喜欢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疫情极大地增添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学生群体普遍受过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心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与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被激发。同时,疫情也真真切切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与焦虑,海外国家疫情控制的不理想,疫情给就业升学可能带来的困难等,也使他们精神紧张、缺乏安全感,他们需要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密切关注疫情进展、互动交流、调试心情,以此寻求并构建安全感。

第二,传播方式上,交叉影响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表现样态。一是表现为高校网络舆情平台之间的交叉传播。娴熟的技术、充沛的精力、较多的时间保障了大学生能够在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多样化网络平台之间自由切换,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平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对疫情热点进行追踪、对疫情时事进行评论、对不同观点进行争鸣,他们还会将不同平台看到的疫情信息进行传播,积极助推网络舆情的向外扩展。二是表现为线上舆情与线下舆情的交叉。青年大学生群体具有敏感、好奇、热心等特点,他们在餐前饭后的谈论、睡前醒后的吐槽、网上的灌水跟帖、视频文字图片的发布、微信朋友圈的记录与点赞中,使以疫情为内容的舆情线上线下发生交叉。三是表现为疫情舆情与其他舆情的交叉影响。疫情能够持续成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内容,热度居高不下,也与疫情与大学生关注的其他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第三,传播效果上,喜忧参半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演绎结果。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疫情发生以来,党员干部科学决策、实干作为的担当精神,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防疫人员不怕牺牲、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中华民族亲邻睦邻、命运与共等由伟大的抗疫实践淬炼和砥砺的社会正能量,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形成的高热度舆情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效增进其政治认同。网络舆情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一致,可以巩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效果。另一方面,某些负面消极的高校网络舆情可能危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抗疫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各类问题,夹杂着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潮、敌对思潮,可能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一定的价值困惑和思想冲击。对此,我们要分清类型,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戒备。

思政课回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必要性

首先,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目标是其回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实践缘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具体的,立何种德行、树何种人才都根植于现实国情民意与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将个人的人生志向、个体的价值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契合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在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虚拟环境的同时,也为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和挑战。网络空间是大学生现实生活学习场景的延伸,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的陈列馆、问题的集散地,有时天高云淡、生机勃勃,有时乌云密布、泥沙俱下。目标对接现实,思政课设置源自于国家培养人才的现实需求,要积极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可能带来的现实挑战。

其次,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功能是其回应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缘由。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任务都需要通过思政课的实施予以重点落实,因此,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导向十分鲜明。高校青年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有余、理性判断不足、好奇心理强烈、防范意识薄弱、与互联网关系亲密等特点,这些特点容易被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制造消极的网络舆情。思政课要守好门、把好关,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回击渗透攻击,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积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最后,思政课的人文情怀特点是其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心理缘由。疫情带来的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人类未来不确定性、生命悄然逝去等问题,使得每一个个体被迫卷入其中。扑面而来的网络疫情负面信息助推了大学生群体性焦虑、忧伤、恐惧、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和蔓延,不利于他们的精神健康和心智健全。思政课是一门讲情怀有温度的课程,教师真心关爱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本前提。关爱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生活学习,就是要捕捉他们的思想波动、情绪变化、心理诉求,就是要走近他们这个群体、走进他们的内心、共情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共享他们成熟后的快乐。思政课要饱含人文情怀,直面疫情背景下高校消极网络舆情导致的学生群体性心理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事变迁、生离死别、顺境逆境,增强学生心理抗压抗挫的自我调适能力,积极介入高校消极网络舆情。

思政课如何更好地回应高校网络舆情

对标“十四五”发展新蓝图,思政课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与课程目标,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意识形态稳定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回应高校网络舆情。

一是要坚持斗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印证了未知风险对社会稳定发展的巨大挑战性,思政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而是要正视疫情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消极倾向,增强问题意识,坚持斗争精神。对于负面消极倾向的网络舆情,不仅要就事论事,批判其理论实质,指出其错误根源,而且要旗帜鲜明地警醒青年大学生加强防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思政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帮助青年大学生分析舆情事件的成因,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客观理性的探讨,让他们既能理性看待负面网络舆情中包含的对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见和诉求,又能肃清其中的消极成分。坚持斗争精神与增强斗争本领,是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时代形势所需,在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过程中,使大学生能够逐渐对高校不良网络舆情影响产生免疫细胞,自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要坚持思想引领,善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引领高校网络舆情、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用好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一方面,要注重学深悟透,未雨绸缪。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没有办法准确预见每一次舆情发生的时间、方式、内容、诱因及可能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但是思政课作为高校必修公共通识类课程,在常规教学中,向学生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清楚中国在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的积极举措和担当作为,增进学生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引导学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学深悟透、提高转化运用能力。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重在日常,平时功夫用得深,基础打得牢,网络舆情波及到校园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守土无方。

另一方面,要用创新的方法讲创新的理论,提升思政课对高校网络舆情引领的针对性。思政课既可以表现为教室、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表现为与时俱进的微课、微信、微平台的现代教学模式。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在哪里,思政课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激浊扬清,阐释新理论,回应新诉求,引导新舆情,举旗帜、筑同心、育新人。

三是要坚持使命意识,巧用抗疫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稳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舆情错综复杂,思政课教师应当秉持高度的使命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主动地走到意识形态保卫战的前沿阵地,面对高校网络舆情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善用抗疫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担当、团结、奉献等组成的抗疫精神为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具体的注释和例证。

善用抗疫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要注意把握好时和度。时,就是要快速反应。思政课教师要在网络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响应学生的理论需求、思想困惑,阐释好抗疫精神如何确证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度,就是要掌握好分寸和角度。抗疫精神不是西瓜皮,避免在运用过程中,滑到哪里是哪里,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适度,不能过度过频的不当阐释。同时还得注意从学生角度,着重培育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把握好宣传的力度,力戒概念化和抽象化。

(作者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困境与处置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0D86)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1/1009/11447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