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前线》杂志

用法律利剑斩断“套路贷”黑手

2021年11月18日 16:11

在近期热播的《扫黑风暴》剧中,警方端掉了一个经营“美丽贷”的不法团伙。所谓“美丽贷”,是不法分子利用顾客爱美天性,诱导其签订暗藏堪比高利贷的整容贷款协议,并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受害者逾期违约,最终控制受害人成为其牟利工具。“美丽贷”不是合理合法的借贷,而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是“套路贷”的新花样。

“美丽贷”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形式多样的“套路贷”让人防不胜防。“套路贷”打着贷款幌子,实质上是一种违法犯罪活动。每一笔“套路贷”背后,几乎都是受害者的噩梦。就其违法性质而言,“套路贷”是利用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施行欺诈,比如签订阴阳合同、抵押合同、砍头息等,借贷者实际到手的是约定借款额的一部分,到约定还款期时,放贷者会刻意制造受害人违约,迫使其承担更大的债务。例如有人借款3万元,一年时间就变成了800万,这明显违反了民间借贷交易中最基本的公平正义。

就其社会危害来说,“套路贷”不仅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而且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其中衍生的暴力催款等行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高利贷的社会危害已经很大,而“套路贷”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高利贷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即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这意味着超过规定范围的利率不受法律保护,可以不用偿还。但“套路贷”的受害者,往往陷入不法分子通过借贷协议、银行流水等构筑的证据牢笼中,受害者即便偿还了数倍本金,依然欠下巨额债务,而这一切从表面形式看似乎都是合法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套路贷”是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计的一整套陷阱,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自2018年4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关于办理“套路贷”“软暴力”恶势力刑事案件和财产处置等法律政策意见,并公布了一系列“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的典型案例,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廓清民刑交织领域的模糊空间,为受害者寻求法律援助提供了渠道,为法治精神的伸张创造了条件。

法治社会绝不能容忍“套路贷”野蛮生长。一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持续保持对“套路贷”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如司法部门要不断细化“套路贷”的司法认定细则,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放贷、非法催收犯罪团伙,严肃查处由此滋生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付渠道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公民个人要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对所有涉及贷款、抵押、征信等个人金融类业务保持理性,对各种来路不明的贷款邀约尤其要提高警惕。如有办理个人贷款业务需求,务必通过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非正规公司和个人,坚决避免误入“套路贷”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1/1118/11499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