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奋进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2021年11月26日 16:28
王洪波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本期报告的题目是《奋进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一、新冠疫情的暴发与世界蔓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湖北武汉是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们还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必须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当前,新冠肺炎病毒的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据统计,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已超过1000种,全球累计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人数已突破2亿。所以,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绝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二、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伟大抗疫精神
我相信,许多朋友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每个人也一定有收获、有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中华文明一直珍视生命,以生命为贵。《吕氏春秋》记载:“圣人深虑天下,莫贵於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思虑天下之事,认为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动地!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很多人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此外,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有这样一位女医生,17年前,她曾参与过抗击非典;如今,她再次奋不顾身,申请到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她叫张旃,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在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进行下一步的病情分检工作。”随着疫情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瞒着丈夫,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
当然,我们身边也有非常优秀的医护人员,她就是北京援鄂医疗队队员、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护士马磊。让我们听一听她在援鄂期间留下的最美“痕迹”。
马磊:大家好,我叫马磊,是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我和大部分女孩子一样,特别爱漂亮。但是我和大家又不一样,我的脸上有一个小伤疤,虽然它不好看,却是我心中最美的印记。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我随北京援鄂医疗队抵达了武汉,和当地的医护人员合作,承担了武汉协和西院隔离病区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救治工作,上级给我们的要求是要千方百计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且还要做到队员零感染。
有一天,我夜班,照看的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心电监护仪上血压饱和度直线下降,我立即冲到患者床旁给他翻身、拍背、吸痰,可是患者的情况还是没有好转,值班医生对我说,马磊,准备插管,我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了,器官插管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可是在隔离病区里插管,还是第一次。我紧了紧护目镜,整了整防护服,做好了准备,医生站在患者的床前不断的调整插管姿势,我低着头观察患者气道的情况,就在插管刚进去一点,患者突然开始躁动,我赶紧用手摁住他的脑门,别让插管偏插了,但是没想到插管引起患者剧烈的呛咳,一口分泌物直接喷到我的面屏上,我下意识的就屏住了呼吸,后退了一步,医生对我说,马磊,没事吧。我说,没事。我又赶紧上前,紧紧摁住他的脑门。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插管的过程很顺利,患者的血压饱和度也逐渐上升。
出了隔离病区,我坐在清洁区的椅子上,缺氧让我觉得头疼恶心,摘下护目镜,我发现脸颊被口罩压破了,这可是在新冠病毒的高暴露区,皮肤破溃很有可能会引起感染的,说真的,我不怕感染,但是如果我感染了,不仅会连累了医疗队,零感染的目标也会被打破,这可不行。我狠了狠心,拿了碘伏涂在脸颊上,因为只有碘伏才能彻底消毒,但是产生的色素沉着也会留下印记。
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两天后,那名患者还是去世了,看着腾空的病床我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压在那儿,堵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偷偷的躲到楼梯间,想哭,又怕泪水弄花护目镜,无法再为患者做操作,我难过的是我当初来武汉是信誓旦旦的想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挽救患者生命的,可是新冠病毒太狡猾了,我们在它们面前似乎有点无能为力了。
但当时的紧急情况不会留给我太多悲伤的时间,这时候楼道里突然传来了呼叫声,还有北京来的老师吗?赶紧过来帮个忙,我连忙跑进病房,似乎相同的场景又再一次出现,患者躺在病床上张着嘴,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可是呼吸机面罩却掉落到一旁,两名武汉协和的护士紧紧摁住他的胳膊,怕他拔针,对我说,老师,患者情况不太好,好像没有意识了,我连忙把面罩扣到他的脸上,跟他说,别着急,慢慢喘气,患者的双手在不停的挣扎,双脚蹭来蹭去,我一把拉住他的手,弯下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大声的跟他说,别着急,按我说的喘气,慢一点,吸,呼,吸,呼,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患者终于能够配合上呼吸机,我问他,您能听见我说话吗?他点点头,太好了,患者还有意识。老师,他还有意识,两名护士高兴得叫了起来。随后,经过评估,这名患者要被送到ICU进一步治疗,临出门的时候,他知道我是北京来的护士,隔着面罩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每次进病区前,我都会给自己鼓鼓劲,哪怕患者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就这样,第一位患者出院了。就这样,一位又一位的患者出院了。北京医疗队三个病区合成一个病区,武汉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离鄂返京的通知来得特别珍贵和不易,这不仅是我们支援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证明,也是首都人民热切期盼我们归来的召唤。那天,我最后一次穿上防护服,戴护目镜时发现脸颊上的印记一直都在,就像我战斗后获得的一枚勋章。2020年3月31日,是我们离开武汉的日子,那天,交警为我们开道,道路两旁是依依不舍的武汉人民,我的眼泪在一直不停的流。当飞机穿过最高礼遇的六道水门,停在了首都机场,我知道我们回家了。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与其他市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我们归来,我也很荣幸,能够代表医疗队向蔡奇书记与其他市领导做汇报。连续奋战65天,我们圆满完成各项救援救治工作,我们把北京医疗队的好作风、好口碑、好技术,播散在荆楚大地。回家的时候,妈妈摸着我的脸对我说,妈不需要你的勋章,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好。平安回家是每名医疗队员家人日夜的期盼,援鄂医疗任务让我如同淬火之后的钢铁,变得更加坚强。
王洪波:非常感谢马磊。现在我们的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有马磊这样的医务人员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举国同心。《孙子兵法》中记载,“上下同欲者胜”。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上下齐心的人能成功。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党和领导人。当前,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形成一股合力,推进共产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每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就感觉到信心与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引领,这些工作推进起来将会多么难。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为我们带来文艺宣讲——《逆行者的战线》。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丈夫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妻子是护士。一天,丈夫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得知他的妻子马上要到武汉支援。挂了电话,他们心里都很难过。结婚后,因为工作忙,二人平时见面说会儿话都难。
妻子回家收拾好行李,刚要出门,猛然间一回头,一看这温馨的小家,心里舍不得。可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必须得走,她顾不得儿女情长,直奔机场跟大部队汇合。几个小时后,飞机落地,在接机的大巴车上,她远远看见远处建筑物上有四个字“万众一心”。第二日凌晨4点,医院隔离门被外边的病患拍得啪啪响,咳嗽声四起,紧接着,就听见两名护士高喊,现在开门,病患们进来后,护士们赶紧给他们编好号,三个人一组,保持秩序井然。刚稳定点,就听见有人喊着,大家让开一下,有严重的病患来了,几个护士推着手术车飞快地往里走。
在前线,妻子每天吃饭睡觉都没有固定的时间,甚至喝水都要犹豫再三,为什么?因为喝水之后,就需要去卫生间,防护服一脱,病毒一进来,防护服就废了。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妻子挺住了。最终,新冠肺炎疫情迎来转机。妻子所在团队可以回北京休整。回到北京,在飞机降落那一刻,她看见有许多人来接机,他们都是医护人员的家属。当她的丈夫抱着鲜花,拉起妻子的手一看,全是伤痕,这是因为反复消毒造成的。丈夫的眼泪顿时留了出来,说,媳妇,你回来了,我来接你了。两人深情相拥。这样的场景感人至深,其实像这对夫妻一样的逆行者,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战线不同,可他们都在为国家做着自己的贡献。
王洪波:感谢宣讲人。正是因为有了危难之时的逆行者,才有百姓的平安、健康。
舍生忘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惊心动魄大战,在这次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战士。他们在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平凡铸就不平凡。比如,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重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顾不上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仍坚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我们的逆行者有医务人员、公安民警、海关官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志愿者等。他们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不辞辛劳、日夜职守,给我们换来的是平安、健康。
尊重科学。想要战胜新冠肺炎病毒,就必须重视科学。科学是人类战胜病毒最有力的武器。新冠肺炎是前所未有的传染性疾病,它的毒株传染性极强,现在人类对其规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更应该增强谨慎之心、磨砺科学之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都特别关注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那么,大家知道有关疫情防控的各种数据、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吗?让我们认识一位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白薇。
刘白薇:大家知道疫情防控的数字是从哪儿来的吗?您又知道北京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是如何迅速锁定新发地市场的吗?这背后其实都有我们流调员追踪病毒的身影,大家都说我们是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2020年初,丰台区的一名棋牌室女老板在确诊新冠肺炎后,她的家人也陆续感染,随后昌平区也报告了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起初我们并没有把这两起疫情联系在一起,但在疫情研讨时发现,这两起疫情中有两名患者姓氏相同,并且这个姓氏非常少见。于是,我们就想,这之间会不会有关联?经进一步核实发现,她们竟然是堂姐妹,妹妹只是去给姐姐送了一次菜就不幸感染了。正当调查有所进展时,丰台病例的同小区又报告了一名新病例,我们把线索集中到这个小区,立即对小区的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但结果都是阴性,并且这两名患者居住的单元楼距离很远,两者之间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时,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新发病例的父母核酸检测呈阳性,于是我们立即对老两口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症状,并从来没有离开过小区,但当我们提到有一名确诊病例是棋牌室老板的时候,新发病例的母亲突然想起来,她去过一次小区的棋牌室。可棋牌室的新冠病毒又是从哪儿来?我们调取监控,耐心查找,终于发现有一名高风险地区返京人员来棋牌室打过牌,这下传播链合上了,困扰我们一周多的“大案”终于告破。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的警惕一刻也没放松。2020年6月11日凌晨,我们排查出一名核酸阳性者,流调员们连夜赶往医院,穿上防护服和病人开始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长谈。这位病人就是“西城大爷”,他懊恼地对我们说,今年就没去过外地,更没接触过什么入境人员,北京这么久没有病例,怎么就被我赶上了。我们宽慰他说,您放心,我们就是来帮您解决问题的,有了您的配合,咱们一定能搞清楚病毒是从哪儿来的。为了帮助他回忆,我们提示他翻开手机里的通话记录、支付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对他提到的每个可疑环节我们都会详细询问。他说带孩子去过游乐场,我们就问他,孩子玩的时候您在做什么?他一下子想起来,那时候碰到了熟人,去台球厅打了一局台球。我们继续追问,到了台球厅是您自己摆的桌子还是服务员摆的?旁边有人打球吗?这期间又碰到了哪些人?打完台球后是如何付款?就这样,在我们的提醒下,“西城大爷”凭借着自己的最强大脑,回忆出了他发病前14天的全部行程和曾去过的23个可疑场所,随后我们立即安排同事前往这些场所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在千头万绪的线索中,终于收到一条令我们振奋的消息,通过追踪支付记录,我们在新发地市场的海鲜摊位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经过我们细致精准的调查分析,不到一天就成功锁定了病毒源头。之后,当我们将流调结果与大数据比对后发现,每一条结果都完美匹配。
这两个案例只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前期侦查,后期还有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环境消毒、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和疫情研判等大量工作。在这次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我们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病毒感染者实现了长距离、大范围管控,织就了一张追踪病毒的天罗地网。流调员们白天调病例、追密接,晚上整资料、写报告,一份报告六七十页,都是常事。因为报告充实一些,我们心里就会踏实一些。我们不会松懈,疾控机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继续守护市民健康安全。
王洪波:感谢百姓宣讲员刘白薇,感谢北京市疾控预防中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才换来了我们的平安、健康。
命运与共。当前,人类面对的问题不止流行病这一种,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需要各个国家、地区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可以说,人类在病毒面前,无人能独善其身。想要攻克艰难,我们必须要同舟共济。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提出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不但要保卫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也要为全球作出中国的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上一些国家、组织,给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时我们也向其他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
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四个关键点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知道,在这一百年中,我们党经历了无数困难、挫折,但是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在磨难中成长。我们党每一次战胜挫折,就能增加一次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其中抗疫精神是在抗疫实践中萃取提炼出来的,体现了中国人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我相信,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收获了信心和力量。
弘扬抗疫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证明了我们有无比坚强的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弘扬抗疫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在全世界疫情暴发的背景下,我们是第一个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所以,坚定“四个自信”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弘扬抗疫精神,厚植为民情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始终代表的是人民利益,为人民解决问题,创造美好生活,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奋斗伟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无数勇士以生命守护生命,用挚爱保护苍生。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迹,让我们震撼。
现在,正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时间点。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我们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是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最后,我衷心希望党员干部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形成一种合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梦想才能早日变成现实。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1/1126/11509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