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人民论坛》

新时代青少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022年01月05日 10:26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的青少年理想信念坚定、勇担历史重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于青少年心中。十八大以来,在国际形势复杂化、国内改革全面深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无常的多重影响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沉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成为青少年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成为青少年的伟大梦想。青少年深刻感悟到今天的中国与世界舞台中央的接近程度、国际各项事务的参与程度、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重任的承担程度都前所未有。他们感慨着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华丽转身迎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感慨着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感慨着自己赓续前辈夙愿,成为实现伟大梦想的主力军和见证者。伟大梦想振奋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士气和精神,引领他们挑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中国价值和中国发展模式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血脉中。中国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以及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给立足国情寻求美好未来的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标榜的自由、民主、人权普世价值观的虚伪性被一一揭穿。广大青少年更加理性和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国家输出西方价值取向、无端指责抹黑甩锅中国的图谋本质和邪恶用心;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面临的挑战

青少年社会领域理想信念的疑惑性。青少年社会领域理想信念是指青少年对国家各领域结构的构想,并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保持深信不疑的态度、身体力行的状态。个别青少年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观缥缈,与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关联度较低;认为虽然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伴随而来的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会导致诸多社会矛盾;还有极少数青少年因部分党员的腐败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主观情感重于客观实际,感性情感重于理性认识。

青少年道德领域理想信念的忽略性。青少年道德领域理想信念是指青少年对自身能否恪守道德准则、践行道德行为的认知与追求。部分青少年有强烈的反叛意识,易出现社会政治理想弱化问题,理想信念片面化、具象化,思维认知仅仅停留在追求身体健康、博学多闻、技术过硬层面。部分青少年个人道德观趋于实际,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性较强。部分青少年道德践行能力较低,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有维护道德的意愿,有悖时便采取回避少惹麻烦的态度。

青少年职业领域理想信念的功利性。青少年职业领域理想信念是指青少年基于自己的三观,结合承担义务、发挥才能和维持生活三方面因素,对未来职业环境、条件、成就以及社会意义的设想和追求。①新时代青少年的职业理想选择更加个人化、务实化,少数青少年看重工作环境、强度和实际收入的比例,看重社会地位,看重薪酬福利,忽视实现个人价值。一些青少年好高骛远,不愿吃苦,把一线城市作为求学梦、就业梦首选区域,忽视国家和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部分青少年渴望脱离束缚、早日独立,但考虑问题不接地气。

青少年生活领域理想信念的物质性。青少年生活领域理想信念是指青少年对将来物质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等的期望和追求,反映了青少年对衣食住行水平的要求和生活方式。少数青少年轻视传统生活方式,崇尚“物本信仰”,偏向于舒适安稳的生活,倾向于选择满足一时感官娱乐的活动,进而形成一种“成瘾性消费”行为。②网红文化的“出圈”,不断诱惑着沉浸其中的青少年支持、集资、打赏,使其产生新奇文化消费、情感文化消费和泛化的审美文化消费。③一些因相似兴趣、爱好、消费方式等而聚合的青少年,形成自己的族群、圈层,“圈地自萌”。

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问题生成的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分化的图谋。以标榜维护所谓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容任何“非议”声音。新时代中国凸显的强大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及强盛国力,自然成为他们攻击打压的对象。新时代青少年成为他们暗中攻击的主要群体和猎获培养代言人的首选目标。最为典型的是布热津斯基“二八定律”下的“奶嘴娱乐至死”战略,首先指向我国新时代青少年。他们认为消耗和解除“多数群体”精力与不满的最好办法就是塞一个“奶嘴”,让青少年沉溺于无聊的网络游戏和肥皂剧,用快餐娱乐产品不断侵蚀青少年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使其深陷其中并削弱思考能力和进取之心。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困惑。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举世瞩目,充分印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等价交换原则侵入部分不法官员和商人头脑,使其价值观扭曲变形,导致权钱交易,即使国家利剑高悬,仍然有人铤而走险;少数人为了利益无视人民健康,个别地方翠绿青山千疮百孔,江河湖海污水横流,空气烟笼雾绕;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理想信念被曲解为“有利就想”;教育科研领域同样“染上”尘俗。面对这些“病毒”,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产生了不解或怨恨心理,对未来感到迷茫或困惑。

网络虚拟世界的冲击。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快速便捷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的广阔空间,但其“双刃剑”属性也使获取知识变得易如反掌,消磨了青少年自主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数日不接触网络、手机便让他们烦躁不安,犹如失去理想信念的“数字人”。网络世界无地域、无国界、多元开放、虚拟难规范等固有特性与生俱来,一些不良信息和颓废价值观充斥网络空间。那些过滤能力弱的青少年极易感染“网络病毒”,从而思想混沌、自我封闭、情感疏远、行为偏执以及社会责任感淡漠,严重者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自身思想变化的影响。新时代青少年又被称为“Z世代”或是“互联网世代”,具备从小接触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环境特征,同时具备个性独立、相对自我的世代特征。部分青少年追求私人定制的学习工作生活,谋求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深陷虚拟世界寻求认同,崇尚“颜值即正义”,青睐感观美好、造型萌趣的产品,成为懒经济的主力军和宅文化的认同者;部分青少年处于三观趋于成熟又还没有明显成熟的尴尬境地,辩证思维欠缺,对于周围事物和社会事件充满好奇,但想法片面、易受诱导;还有部分青少年关注非主流意识,过分突出以我为主,淡漠主流价值观,实践体验不足,认知脱节于行为,空有理想但不愿付诸行动。

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的策略

发挥制度优势,增强青少年自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是坚定青少年“四个自信”的永动机,是青少年坚守正确理想信念的坚强后盾,更是抵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永久隔离带。我们应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优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好各类矛盾问题,使青少年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与此同时,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机制,通过制度的刚性力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在各级各类学校完善思政课教育相关制度,把理想信念培育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建立理想信念培育实践制度和榜样引导制度,评选先进典型,汇聚鲜活感人的榜样力量并转化为青少年的实践力量;建立文化艺术褒奖制度,对融入理想信念相关元素的文艺作品予以宣传和支持,对宣传恶俗文化的作品和明星名人予以抵制和打击。

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为青少年“系扣铸魂”。要坚持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出发,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一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始终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的制高点。要巩固壮大“红色地带”,第一时间将充满正能量、主旋律高昂的新闻信息广泛传播;要压缩“黑色地带”,坚持不懈地同否定诋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媒介和言论进行斗争;要尽力转化“灰色地带”,为一些新闻媒介的空白领域、真空地带注入新的力量,确保青少年理想信念始终与党的声音同频共振。二是传统主流媒体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把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中互联网媒介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增强主流平台体验感,吸引青少年主动“入驻”,成为“常驻”。三是提升媒介吸引力。媒体工作者要深入调查青少年的兴趣喜好、思想动态、行为特征,研究青少年的媒体爱好、话语体系和现实关切,采写大量青少年广泛关注、贴近青少年言行、引领青少年发展的优秀作品,将正确的理想信念植入青少年不同层次的认知和需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少年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工作,使他们从心底普遍接纳理解并自觉遵守奉行,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之基。一是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不仅要透彻讲解理想信念理论层面的深刻内涵,还要让青少年学习其中的科学方法从而指导实践。二是努力贴近新时代“内容为王”的价值诉求。主动整合主流价值文化与青少年群体不同层次的思想、认知、需求,分析研判青少年普遍关注的流行元素,形成青少年与主流话语之间的黏性。三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的始终。让青少年深度领略国家基本国情、传统历史文化,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使缺乏艰苦奋斗经历的青少年获得信念层面的自觉认同。

拓宽理想信念培育的空间,及时纠正偏差。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迟效性。学校和家庭要联手,凝聚这两个占据青少年主要生活的不同时空力量,构筑理想信念培育的立体化育人空间。学校优雅的校内文化格局建设需要兼具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健康的思想舆论空间,探索创新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运用榜样激励法、自我教育法以及情境体验法坚定其理想信念。家庭和谐向上向善的家风家教氛围要兼具品德培养和使命担当的双重功能,让起始于家庭、师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更好发挥对民风、国风的重要辐射和影响作用。父母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及时处理和纠偏学校无法监控的盲点问题。各级党组织、共青团和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要发挥各自职能,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注释】

①徐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③张琳、杨毅:《从“出圈”到“破圈”:Z世代青年群体的圈层文化消费研究》,《理论月刊》,2021年5月10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2/0105/11548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