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杨德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2022年01月19日 14:51
杨德山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由革命先驱用热血甚至生命谱就的伟大精神。
一、坚持真理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导航标、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那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马克思主义真。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曾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告诉了我们一系列的真理,这些真理是跨越时空颠扑不破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世界是发展的,不管是物质层面的世界还是精神层面的世界,而发展的原因来自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人类的知识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重要纽带。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要解答人类解放的问题。近代的工人运动经历了捣毁机器到罢工,再到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工人只是为了眼前利益而奋斗,这种斗争并不能彻底改变工人阶级痛苦的命运。工人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地翻身做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的策略原则是,既要为工人阶级眼前的利益而斗争,又要着眼于运动的未来;既要支持一切进步运动,包括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运动,又要在革命的联合中坚持独立自主,不能失去原则。此外,人类在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还要组织国家生产,尽量增加生产力总量。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亦即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从最初接触共产主义理念到提出这一表述,马克思经过了很多年的思考。
我们知道,人类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后,我们的产品将是极其丰富的,人民的道德水平空前提高,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整个社会没有工人和农民的差别,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社会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革命理想高于天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整个社会按需分配。习近平总书记曾讲:“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
当前,有些人觉得可以公私兼顾、先公后私,或者大公小私。这是不行的。共产党人应该做到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因为这是共产党人的道德境界。虽然共产主义是一个远大的理想,但是只要每个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可以说,就是在进行共产主义的实践。
邓小平同志曾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宏观来讲,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在近代西方的欺凌之下还能保持民族的自尊和自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讲到伟大建党精神一定要想到伟大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新纪元,为苦难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还有俄国十月革命。可以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1949年,在28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巨大的使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着重点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合并调整了大学,并且对大学里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倡神文明建设。进入新世纪,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1920年到1976年,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毛泽东同志对《共产党宣言》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最爱读的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毛泽东同志曾谈到,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邓小平同志是在法国期间开始读马克思的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懂得了实事求是,就大有希望;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会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些理论的认识,所以我们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地读原著。此外,我们还要身体力行。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2/0119/1156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