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地评线】京彩好评: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国家粮食安全

2022年06月27日 14:19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6月23日至6月29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8亿亩,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30年耕地保有量18.25亿亩的目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逐步完善,通过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划定耕地保护红线,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的出台。从聚焦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到宅基地管理、耕地保护等重点问题,均有相关制度措施,更有明文规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耕地应当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这一项项规定不仅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更进一步拓展了土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和内容。

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农地姓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已形成共识,高度关注耕地安全问题。但是在一些地方,占用耕地、耕地转非等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责任主体不清晰不明确,履行主体责任不认真不到位,导致耕地违规乱象不断发生,甚至极少数人员无视国家法律法规。2021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从行政法规层面明确了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其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法律的“紧箍咒”,明确责任主体单位应该负何种责任、做哪些事,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落实责任到人,促使“一把手”对耕地保护切实负起责任来,让政府真正担负起耕地保护的职责,更有效的划分责任,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责任制,确保耕地用于耕种。

守稳基本农田,坚守“底线红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事关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而保护基本农田恰是保护耕地之重,也是确保人们吃饭问题的核心。因此,要守稳基本农田,将“耕地红线”作为重中之重牢牢守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此外,通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力度、稳定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积等方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做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强化监督问责,筑牢“耕地防线”。百次督导,不如一次问责。在以往关于耕地保护的相关违规问题处理上,重在提醒督导,而直接问责少见,实际效果收效甚微。通过聚焦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国家有关土地管理重大决策落实、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执行等重点,采取随机抽查、实地暗访、走访问询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多项“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做到保护耕地,筑牢耕地保护的法律网。与此同时,进一步细化各类违规行为以及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释放了禁止任何人员或单位损害耕地的明确信号。

耕地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到增加征收土地预公告制度、强化被征地农民参与制度,再到土地督察制度具体化问题、优化用地审批程序,每一项法规的背后,都蕴藏着浓浓的为民情怀。通过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添砖加瓦。(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2/0627/1171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