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党刊推荐 《前线》杂志

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教育观

2022年10月19日 15:54

[中图分类号] D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10-0014-04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号召青年,“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勉励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对如何培养、怎样引领时代新人,作出过一系列重要阐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明确实践导向、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旨的青年教育观。青年教育观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为我们赓续红色基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重要遵循。

青年教育观的主旨向度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实现期在时间轴上同当代青年成长奋斗黄金期完全契合,今天的青年必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代际传承的接棒者和冲刺者。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的视角,以对新时代中国教育使命的深刻把握和对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深远思考,通过对彼此关联的三个关系的逻辑诠释,阐明了青年教育观主旨的三重向度。

一是诠释了培养时代新人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关系,阐明了青年教育观主旨的价值向度——为国育才,进而在“为谁培养人”上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思想精髓。环顾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力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牢牢扭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主题”“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二是诠释了培养时代新人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关系,阐明了青年教育观主旨的宗旨向度——为党育人,进而在“培养什么人”上映照出“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毋庸赘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我们党百年风华的奋斗主题,与青年担当使命的人生主题紧密关联,明确指出青年发展、青年运动、青年组织的立身之本,就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三是诠释了培养时代新人与助力青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阐明了青年教育观主旨的时代向度——为青年服务,进而在“怎样培养人”上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旨理念。显而易见,青年人生阅历有限,他们“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地教育和引导”。换句话说,成为时代新人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是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需要,也同样是任何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中国青年自身健康成长、获得人生幸福的需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既殷殷叮嘱青年“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同时也反复要求我们从事青年教育的每一个人,“要敏于把握青年脉搏,依据青年工作生活方式新变化新特点”“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青年教育观的主体内涵

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教育观,底蕴极为丰厚。在主体内涵上,如果把青年教育观比作一个人,那么“使命论”作为“心”,阐明了为谁培养人的目标;“价值论”作为“魂”,指明了培养什么人的属性;“协同论”作为“体”,标明了靠谁培养人的架构;“实效论”作为“眼”,亮明了怎样培养人的方法。由此形成了一个逻辑递进、同频共振的理论学说体系。

强烈的“使命论”作为青年教育观的“心”,在“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总目标下,阐明了四类行为主体各具特征、同向同行的使命要求,确立了“为谁培养人”的清晰目标。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各类学校而言,其核心使命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做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培养时代新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而言,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四有”好老师为职业操守,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而对于时代新人的主体——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来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则是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同时,对于培养时代新人的载体——社会环境来说,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致远的“价值论”作为青年教育观的“魂”,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一总方针下,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把时代新人的价值观养成,与其人生观、世界观、修为观、实践观、幸福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价值论”本身逻辑贯通的层层递进,诠释了“培养什么人”的鲜明属性。生动形象的“扣子说”作为基础层级,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警句,揭示了时代新人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性;意蕴深厚的“修为说”作为内在构成,以“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的要求,明确了时代新人价值追求的方向性;充满激情的“奋斗说”作为外在特征,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的箴言,表征了时代新人价值担当的实践性;而志高致远的“理想信念说”作为最高层级,以“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的铁律,凸显了时代新人价值秉持的关键性。

共育的“协同论”作为青年教育观的“体”,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一总原则下,着力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和新发展理念在培养时代新人上的具体运用,以整体性谋划、协同性共振两大要素,矗立起育人体制机制功能性创新的“四梁八柱”,形成了“靠谁培养人”的共育架构。“协同论”以战略思维强调要在培养时代新人上顶层谋划融全局。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不断以开放共享意识,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三大教育同频共振,教学课程、教师角色、校园氛围、网上网下、运行体制、队伍建设六大方面同向同行。“协同论”还以系统思维注重在培养时代新人上协同共振强机制。通过从各级党委宏观领导到教师课堂微观教学的纵向同向,从有形组织机制联动到无形网络文化互动的横向同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立德树人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求真的“实效论”作为青年价值观的“眼”,在“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一总举措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效论”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以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增强青年的获得感,提供了“怎样培养人”的有效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的是“变”与“不变”的认识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把握的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注重的是既要在宏观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也应在微观上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而“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更通过“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彰显了党对青年的深厚情怀。

青年教育观的实践要义

坚持实践第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突出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青年教育观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教育观不仅在主旨向度上,高屋建瓴地讲清了立足新时代青年教育“怎么看”的历史方位;在主体内涵上,抽丝剥茧地细化了奋进新征程青年工作“怎么办”的前进方向;同样在实践维度上,也清晰明确地勾画了放眼新格局青年培养“怎么干”的核心要义,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重要的路径遵循。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基所在。回望百年时空,以青年为先锋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而“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自此,“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实践中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使青年不仅从百年风华的沧桑巨变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更要在千秋伟业的奋进前行中笃定“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从而用“四个自信”支撑“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成长历程,以“两个维护”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起来,党有所指,我有所为,使奋斗逐梦的奔跑永远沉浸在“听党话,跟党走”的灿烂阳光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遵循。“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所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必须以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引领广大青年走出狭隘封闭的“小我”“圈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转折点、紧要处、交叉口,“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使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奉献成为奋斗最突出的成色。使青年不仅要在关乎国家荣誉与社会发展的每一件大事中见身影,也“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从而让青春梦与中国梦交相辉映,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品性,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化为行动,在世界赛道上为迈向伟大复兴的青春中国,跑出当代中国青年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冯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2/1019/11823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