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主题专题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要闻聚焦

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示范区

2022年11月24日 14:28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贵州毕节——

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30多年接力奋斗,毕节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毕节的发展。2018年,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毕节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的战略定位。

贵州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毕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坚守两条底线,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一排排皂角树依山连绵,青绿色皂荚随风摇曳。在毕节市织金县农村地区,皂角树遍布山头。从2018年开始,织金县做起皂角树产业文章,全县推广种植面积达52万余亩。同时建起了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开发食品、药品、护肤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形成集皂角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短短数年,织金县已发展成为皂角精加工基地,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九成以上,带动全县超过25万人就业增收。“皂角树就是群众的‘致富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织金县委书记杨桦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毕节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位于赫章县东南部的阿西里西大草原,以南方少有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观,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以前总抱怨这儿种不好庄稼,哪料到会这么受游客欢迎。”赫章县兴发乡小海村村民祝明全笑着说,在景区里摆个羊肉粉摊位,生意好时一天可赚上千元。

近年来,地处“贵州屋脊”的兴发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大韭菜坪景区和阿西里西大草原景区带动下,700余户群众吃上旅游饭,2021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达1.05亿元。

目前,毕节市500多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直接从事乡村旅游人数达1.62万人,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800亿元,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立足于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定位,毕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在黔北电厂,冷却装置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金沙经济开发区,区内企业逐步取缔了小锅炉。发电产生的废渣,经过新型建材企业加工后,变身高端纸面石膏板。

2021年,毕节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30%;新型建材、现代化工等新兴产业占比达20%;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3.79%。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坐在离地45米的操控室里,秦鹏轻轻拨动操纵杆,吊臂起落间,一个个集装箱稳稳落在导引车上。如今的秦鹏已成长为广州港集装箱码头一名塔吊“老司机”。

5年前,秦鹏家还是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贫困户,为帮父母分担压力,他初中毕业后外出打零工。2017年,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港集团共建校企合作订单班,秦鹏被录取。

前两年在校学理论知识,第三年到广州港定岗实习,毕业后秦鹏顺利签约留了下来。“有技能果然不一样,这回终于实打实帮到了家里。”参加工作两个月,秦鹏月工资涨到上万元,比打零工高了好几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毕节全市户籍人口近960万人,是贵州人口第一大市,但人均受教育年限低、职业技能不足。毕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努力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门技能,就会有更高收入,就能改变全家经济状况。”毕节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周刚介绍,全市已建各类职业学校20所,并遴选一批定点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通过与沿海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

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一间间实训室里,汽车、智慧温室、家政设备等应有尽有。“我们也在为本地发展培养人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池涌告诉记者,围绕毕节市大数据、旅游、特色农业、能源产业等主导产业,学校开设了智能建造、旅游管理、乡村电商等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六成留在市内就业。

2018年以来,毕节投入职教建设资金48.5亿元,初步构建起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除了抓好职业教育,毕节还通过开展以工代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制培训以及农业合作社因需施培等方式,切实提高城乡劳动力素质,特别针对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及易致贫返贫户等精准开展技能培训,近年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超过101万人次。

“这批采了235斤茧,卖了5700多元。养20多天蚕,赶得上以前种一年地的收入。”2019年,纳雍县勺窝镇引入现代农业企业,带领群众发展蚕桑产业。参加产业培训班掌握养蚕技术后,压落村村民陈孝兰从公司领回蚕种自己养,每年出售10批蚕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毕节不断健全完善人才薪酬待遇、医疗等保障措施,多渠道引才聚才。2018年以来,全职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734人,柔性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在毕节建立工作室,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目前,毕节市人才资源总量已增长到96万人,人力资源优势正在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深耕改革试验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今年2月15日,接过贵州省第一张林业碳票,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骁激动不已,“碳票覆盖了3.3万多亩树林,获得了贵州银行毕节分行500万元贷款额度授信。”一个多月后,首次放款200万元到账,帮公司解决了资金难题。

经过30多年持续努力,毕节市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林地总面积达2282万亩。据2020年的测算数据,全市森林总碳储量2775.05万吨。为加快建立健全绿色生态林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毕节积极探索林业碳票。

“测算出一片树林固碳释氧量后,给所有权人颁发一张凭证,并赋予它可抵押、可交易等金融属性。”毕节市林业局副局长糜小林介绍,在对市域内森林、草原、湿地的碳储量和碳汇量进行测算的同时,毕节市还出台多个文件,给林业碳票项目开发利用、监测计量与评估以及融资业务提供政策依据。

林业碳票是毕节以改革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毕节建设、城乡社会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推出353项重大改革举措。

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食用菌标准化种植,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3月,正当公司总经理陈孟谈为资金犯难时,税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送来优惠政策。两年来,企业累计已享受税收减免390多万元,还凭借信用等级申请到100万元信用贷款。

为让税收优惠政策与纳税人精准对接,毕节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减税降费综合分析平台”,税务部门提取企业的税务报表、财务报表、员工规模等数据,依托大数据精准画像,梳理企业可以享受的税费政策等,实现“让政策主动找人”。2021年,毕节市共计为企业减免税费34.34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到完善统一战线参与机制,毕节正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重点围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2/1124/1185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