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蒙曼: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2023年05月19日 10:53

 

754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课件

我汇报的题目是“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银山拍天浪,就是像银山一样翻滚过来的浪。你要想看清这个像银山一样翻滚过来的浪头,应该怎么办?应该推开窗户。你只要推开窗户,你就看到那条大江滚滚而来了。我为什么用“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来形容对党的二十大的理解呢?我觉得党的二十大就是这样一扇窗户,我们推开这扇窗户,就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犹如大江滚滚而来了,所以我就用了这么一个题目作为我的开篇。

一、关于党的二十大,我们做了什么

第一,开会。我们开的什么会呢?开了两次大会,也就是开幕会和闭幕会。我属于北京团,北京团有62位正式代表,还有2位特约代表,就是我们的两位老领导——刘淇同志和郭金龙同志,我们开了6次全会。北京团分成两个组,每一组是32位同志,我们这一组的组长是蔡奇同志,副组长是魏小东同志,还有一个老领导——刘淇同志在我们这组。这几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会批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也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二是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三是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选举。我们选举的是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包括205名中央委员和171名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1名,在团选举的过程中是差额选举,到大会选举是等额选举,所以每个人都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第三,采访。我们接受了各种采访,把大会的声音传递到全中国的各个角落,也传递到全世界去。

第四,交流。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在那里和领导部门、同事们以及学生们进行了非常充分的交流,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讲了什么

(一)十五个部分

一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马克思主义行”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都需要理论引领,这个理论引领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部分讲的就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问题,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就是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治国理政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经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以往科技问题放在经济中讲,教育问题放在民生中讲,这次则是把科教兴国和人才支撑单列出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六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部分讲的是政治问题,也就是中国走什么样的民主政治道路的问题。我们当然是要民主的,并且要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式的民主。

七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一部分讲的是法治问题,也是新增加的板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八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强国建设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九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任何利益集团服务的。

十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考虑问题是长远的。我们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实现发展,因为那样是会祸及子孙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问题,这也是近年来非常深入人心的理念之一。

十一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部分也是新增加的内容,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什么?因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十二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讲军队建设问题上,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提法,如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十三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等。我们一直讲“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的心”就包括了统一之心、统一之志,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十四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反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十五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因此,党的自身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话题。

(二)两个号召

在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发出号召。

一是号召“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二是对青年发出号召——“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感悟到什么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有如大江

十年来,我们正是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中,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成长。这些历史性胜利、历史性成就证明着当代中国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有如大江。

(二)真理的力量有如大江

1.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因此,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要让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蕴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彰显出来。如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条大江的话,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源头,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源头。只有这两条源头活水共同奔流在时代的河流里,才能解决人民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成为中国这艘巨轮向前航行的指路明灯。这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式现代化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这条路,我们走得很艰难,总是在不断试图套用别人的模式中试错,直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同时,报告还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我们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国理念。比如关于共同富裕,古代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礼运·大同》提出了古人朴素的共同富裕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古代就讲“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我们不能重蹈现存现代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也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出的选择;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自古以礼乐文明为主,讲的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所以我们要的是在同世界进行和平友好的交流交往中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征,有一个最大的背景,那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我们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实现“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的现代化。我们要走的,正是为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人民、依靠中国人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分别解决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问题、道路问题,也让我们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两大确立”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了为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两个确立”,我们都是衷心认可、衷心拥护的。

总而言之,“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犹如大江,党的二十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这大江奔流的势不可当。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大民族、大国家、“大航船”,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领航掌舵的舵手,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这样一个舵手。“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只要有了领航掌舵的舵手,我们就能看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万里征途,将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海尽收眼底。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3/0519/12003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