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张澍田:重视饮食卫生和肠胃健康
2023年05月22日 09:20
张澍田 北京市政协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一名消化科医生。本期报告的题目是“重视饮食卫生和肠胃健康”。
一、饮食卫生
原来“病从口入”是指脏东西进入口中,导致疾病。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病从口入”指的是一些疾病是吃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重视饮食卫生。怎么重视?我们要转变生活方式和观念,一是需要合理的饮食,二是需要适量的运动,三是戒烟、限酒,四是心理要健康平衡。怎么改变生活观念?有些人说,我的身体没有这不舒服,那不舒服。但在实际临床中,个人的生活观念不能跟着感觉走,身体没有不适的感觉不一定没病,有病了也不一定有特殊的感觉,这要辩证地看。
中医讲治未病,这里的“未”不是胃肠的胃,是未来的未。治未病,提倡无症状的健康查体,这样才能发现一些刚刚有苗头的疾病。另外,现在国人早餐喝奶的人数还是不够。很多人一喝奶就有肠鸣,甚至腹泻,所以就不喝了。实际上,只要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肠鸣或者腹泻的情况就会消失了。当然,有些人确实喝不了奶,那么可以改喝酸奶。但喝酸奶的时候要注意,就是糖尿病患者要听专科医生的建议再喝。平时的饮食摄入,我们还要多补充维生素,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E,还有叶酸等。我们在补钙的时候,一定要吃含D的钙片,这样才能吸收。
如果我们的饮食不健康、不卫生,会导致很多疾病。比如三高、五高,甚至八高。八高包括: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以上这些都属于慢病范畴。八高里的高血压俗称“悄悄的杀手”,高血脂俗称“无声的杀手”。另外,吸烟是“微笑的杀手”,糖尿病是“甜蜜的杀手”。以上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健康或者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的问题。
当前,我国肥胖人口急剧增长。肥胖是万病之源,是有些癌的癌前疾病。有个说法叫减肥比减碳重要,减肥比减碳更难。肥胖的原因总的来讲就是进的多,出的少。肥胖为什么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人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另外,肥胖的人血脂容易异常,血脂过高以后就会沉积,然后和胰岛B细胞产生“脂毒性”,这样胰岛B细胞分泌就减少了。
肥胖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外周型肥胖,胳膊、腿都粗;二是中央型肥胖,就是肚子大,胳膊、腿很细。现在,有些人想通过吸脂来减肥,但对于中央型肥胖来说,做吸脂是表面功夫,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肚子大,大在腹膜和大网膜,还有内脏。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内脏脂肪是“坏”脂肪。
哪些内脏周围容易堆积脂肪?第一是肝脏,第二是胰腺,第三是脾脏。为什么肝脏最容易堆积脂肪?因为肝脏是新陈代谢的枢纽,我们吃的东西、喝的东西,都在肝脏进行代谢,然后再分配到别的地方。如果我们吃得多,消耗得少,那些多余的东西就会转变成脂肪。另外,内脏的油脂都从哪来?一是外周脂肪组织动员分解以后进入了血液,流到了内脏,这是最主要的;二是饮食摄入多了,经过肠胃吸收进入内脏;三是内脏自我合成脂肪酸、糖类等。
我们知道,成年人的脂肪细胞数量是恒定的,如果肝脏脂肪堆积了,就会引起脂肪毒性,最终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且脂肪堆积还会损伤肝脏。此外,还会引起系统性损害,比如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脾肿大等问题。
垃圾食品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食物里的几种脂肪,一是饱和脂肪,二是单不饱和脂肪,三是多不饱和脂肪,四是反链脂肪。反链脂肪是不好的。像家里的炸薯条不如一些快餐店炸得好吃,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家里用的都是液体植物油,快餐店用的是固体植物油。固体植物油加氢了,在加氢的过程中,反链脂肪酸就会变多,导致口感变好,并且还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反链脂肪可使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
当前,我国患糖尿病的人很多,有一些是遗传,有一些是后天饮食或者生活不健康引起的。糖尿病是富贵病,还是不文明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能不得糖尿病最好不得,得了以后别得并发症,得了并发症以后要积极治疗。
怎么避免“八高”?我们要定时定量进餐,不吃零食。另外,三餐热量要分配得当。好多人早晨不吃早餐,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少吃。很多人中午不吃饭,到晚上猛吃,这也是不好的。再有,我们要多吃热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也就是粗粮。另外,南方人有个比较好的习惯,饭前先喝汤,这也能抑制食欲。我们要吃一些有利于减肥的蔬菜,比如芹菜、白菜、菠菜、韭菜、白萝卜、黄瓜、大葱、南瓜、冬瓜、豆芽等。我们还要多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快走、慢跑、划船等,洗衣服、买菜、做饭不算。
再说说戒烟、限酒的问题。吸烟百害而无一利,酒喝多了肯定也不行。酒喝多了会引起神经系统的问题、肝脏的问题等。
我们还要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这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平时我们尽量不着急、不生气,调节好作息时间很重要。另外,我们要倡导“慢生活”。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要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尽可能慢下来。
二、肠胃健康
肠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性疾病;二是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有哪些?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一种。有些人老觉得肠胃不舒服,这有胃肠道本身的问题,也有精神因素的问题。现在来看消化科门诊的患者表面问题是胃肠道不舒服,但是深究的话,很多人胃肠道不舒服的原因是心理问题引起的。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这种疾病在有的人身上表现是便秘,有的人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对医生来讲不是什么大病,但对病人来讲非常痛苦。
给大家科普一下,消化系统大体分为空腔脏器和实质脏器。空腔脏器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实质脏器包括肝、胆、胰。我们的嗓子、食管都有括约肌。这个括约肌就像单向阀门,上面来了东西就打开,没有东西的时候就关闭,免得下面一段反流到上面一段。假如喝酒喝多了,喝到呕吐,这个时候所有的括约肌都要痉挛才能把东西吐出来。但是在呕吐的过程中,奥狄氏括约肌痉挛就会把胆汁直接憋到胰管里,进而会造成严重的胰腺炎。所以,喝酒一定不要喝到吐,要少喝。
我们再来看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这个胃食管反流有两种情况:一是真反流;二是假反流。有些人感觉烧心,这时候我们要做一个24小时的PH监测。还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另外还有炎症性肠病,像溃疡结肠炎、克罗恩氏病。再有就是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包括乙肝、丙肝。现在丙肝可以治愈了,乙肝通过打疫苗,20岁以下的人很少得。像胆结石、胰腺炎等也属于炎症性肠病。
现在,原发性的消化性溃疡很少了,更多的是药物引起的。比如,病人心脏做了支架,那必须吃阿司匹林、波立维,这是没办法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疾病,要是乱吃药,就会引起很大问题。可以说,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是改变生活方式。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只靠药物是不行的。
当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比以前多了。特别是溃疡结肠炎。另外,各种类型的息肉被发现的也多了。尤其是结肠息肉,这是明显的癌前疾病,一定要早处理。肝硬化虽然暂时不影响生命,但是长期不控制,则会发展成肝癌。所以,我们不舒服了,一定要去看专科医生。
胆结石分两种:一是胆囊结石;二是胆管结石。胆汁是怎么来的?胆汁是从肝脏分泌,就像小河流变成大河流,最后变成长江、黄河。长江、黄河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边沙子多,一个里边沙子少。胆结石类似于水底的沙子,胆囊类似于水库,胆管是河道,河道堵了以后就会出大问题。如果沙子一直在水库底部,不翻腾起来问题就不大。
我们的患者在做胆囊切除之前,最好做个CT或者核磁。因为我们自身上的器官最好别轻易割掉,人体是非常巧妙的,就连退化的脏器也是有功能的,比如扁桃腺、胸腺、阑尾等。
重点说一说胃肠道。现在在癌症的发病名单里,排前五位的有四个是消化系统的癌症:第一是肺癌,第二是肝癌,第三是胃癌,第四是食管癌,第五是结直肠癌。现在丙肝能治好了,乙肝也很少了,所以肝癌会逐渐下降。目前,结肠癌的发病率在升高。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肉吃得越来越多,而蔬菜吃得少,再加上很多人又不运动,就造成了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生活习惯。另外,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就比较高,反倒是食管癌比原来好了一些。
现在的致癌物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绝对会致癌的物质;第二类是有可能会致癌的物质;第三类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因素,在某一特定因素下,可能会致癌的物质。
第一类致癌物大概有120种,常见的有发霉的花生、发霉的玉米、亚硝胺。亚硝胺主要存在于腌制的食品和腐烂的食品中。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很复杂,学术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有争论的。其实人类胃里的环境非常恶劣,其他细菌都不生长。但是我们却在胃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如果说幽门螺旋杆菌是经过餐具传播的,那我们不禁要问,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从特别恶劣的酸性环境跑到食管这种碱性环境里的,又怎么从食管到了口腔的?这个过程很复杂,环境差别非常大,目前我们还解释不清楚这个事情。现在有几种药物可以用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对于癌变来说,有先天的原因和后天的原因。比如,有些人爱喝烫的粥。这种烫的食物对食管黏膜有很大损伤。当这些黏膜被烫伤后,它们会自我修复,但如果总是损伤,总是修复,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就有可能患癌。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生活方式。还有,很多癌症都有固定的癌前疾病,我们把癌前疾病尽早治疗就可以避免后期的病变。比如,像食管、胃、结直肠等器官,我们可以通过胃镜和肠镜来进行检查,这种手段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还有一些慢性病,我们可以通过脑血管核磁、腹部核磁、盆腔核磁来筛查。
我们在临床的时候,有些病人吃不下东西,这时可以放置一个瘘管,保证病人能从肠道吸收营养,这比静脉注射的营养要更直接、更好。
本期报告主要讲了两个大方面,饮食卫生和肠胃健康。我们一定要重视饮食卫生,改变生活方式,多吃绿叶蔬菜,少吃肉,特别是肥肉。我们还要频喝水。频喝水不是等渴了再喝,等渴了再喝就说明细胞已经严重缺水了。我们还要勤运动,像游泳、骑自行车、慢跑、快走、划船都行,要坚持住,一个礼拜运动五次最好,每次运动的时间要在40到60分钟之间,要让心率保持在100次以上。达到什么样的心率最好呢?有个简便计算方式,就是170减我们自己的年龄。另外,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
本期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3/0522/12004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