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大讲堂 2024年度
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4年02月01日 09:53
【摘要】202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遵循。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就要着重把握、系统理解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这三个重大问题。
一、从“独有难题”理解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政党是现代政治中一个非常普遍的历史现象,但在数量繁多的世界政党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产生并发展了“自我革命”这一独特的理论创造,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之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大党独有难题”这一重要命题,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忧患意识、清醒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战略自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自身性质、形势任务、党情变化的深刻认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要理解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重大理论问题,就要回到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大党独有难题”之中去认识。
(一)自我革命回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有难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先进性为重要特征的政党,本身内嵌有对于先进性、纯洁性的不懈追求,肩负着对于全人类共同事业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文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政治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林林总总政党的重要界限。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具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大党,也由此需要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当代的独有难题。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有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标志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光辉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必须始终高举的灵魂和旗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强调:“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纵观历史,没有哪个共产党在抛弃甚至歪曲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还能保有生命力而不迅速衰朽的。随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规模和执政基础的扩展,必然会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局面。因此,党越成功、越壮大,就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越需要通过彻底地自我革命革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坚持正确道路不动摇。
如何一以贯之地坚守理想信念,磨砺作为革命党、革命者的奋斗意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有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伟大的历史使命,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是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能够实现社会变革的政治领导力量,也正因如此,有些取得一定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更容易陶醉于鲜花掌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丧失了曾经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暮气沉沉、积重难返,最终万劫不复,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殷鉴不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告诫全党:“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共产党人始终是革命者,始终要以旺盛的革命精神推进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失去此种革命追求和革命斗志,共产党就要退化为只为争夺执政地位的旧式政党,也就彻底失去了先进性。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这是自我革命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意义所在。
(二)自我革命破解社会主义执政党的独有难题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执政时间已有七十余年的中国共产党,是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挂怀的重大问题。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
如何有效巩固和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独有难题。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执政基础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党能否生存、能否长期执政的决定因素。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中的“超级大党”,竟在二十世纪末突然“亡党亡政”,结束了执政74年的历史,上演了一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剧。苏联共产党的失败正是在于失去了执政基础,不再是社会中先进力量的代表,反而变成了一小部分官僚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基础面临着弱化、分化和模糊化的风险;在领导十四亿人民的过程中,党不断受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执政惯性的冲击。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自我革命如何能跳出历史周期率,那就是“永葆初心”。只有坚持不断彻底地自我革命,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巩固和强化党的执政基础。
如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独有难题。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最大的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掌好权、执好政,如何更好把十四亿人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始终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领导的中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党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复兴事业,责任极重、挑战极大、影响极广。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于己肩,要实现共产党人的伟大社会革命目标。“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等基本国情,对于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任务越繁重,风险考验越大,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三)自我革命应对世界大党的独有难题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现有基层组织506.5万个,党员人数超过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人口数量,党组织数量之多和规模之大亦为世界罕见,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党。2018年1月,党的十九大后,在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开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党员人数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凝聚起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但同时,庞大的组织规模也带来了属于世界大党的独有难题,考验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拒腐防变能力。
如何继续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使全党同志步调一致、团结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大党的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我们取得胜利、创造历史伟业的基础。但同时,大党并不天然成其为强党,党员人数多、结构复杂,党的组织分布广泛、情况不一,这些都给管党治党增加了一定难度。毛泽东曾生动地形容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在队伍人数少的时候,“看齐”是比较容易的;队伍多而杂,“看齐”就是一项困难但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国民党也曾有数百万党员,但这数百万党员却大多分属于形形色色的派别“俱乐部”,这些宗派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讦,使国民党长期处在分裂的情形之中,无法真正凝聚合力。党员人数越多,组织规模越大,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就越难统一,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就越容易出现偏差,这是历史的镜鉴。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步调是极其危险的,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内的“七个有之”,深刻揭露了党集中统一领导遇到的严重挑战。中国共产党身为大党,必须要通过扎实的自我革命不断“看齐”,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党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党坚强有力。
如何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大党的独有难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党员数量和质量是相辅相成但又不能完全等同的,党需要有党员数量来保证党的建设质量,但整体数量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整体质量的提高。苏共在20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遭遇亡党变色的悲剧,如何在党员数量增加的同时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苏共前车之鉴留给我们的省思。我们要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因素在于党自己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否能够保持。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作为世界瞩目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既是党得以无往不胜的锐利锋刃,同时也是党需要细心呵护的生命之源。在党员数量迅速扩大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从严治党、拒腐防变,经受住前所未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是党面对时代课题所给出的科学答案。
二、从“新时代十一年”理解党“为什么能自我革命”重大问题
在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能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我们党正视问题的自觉与刀刃向内的勇气构成了自我革命的精神之源,科学理论的指引与维护核心的意识构成了自我革命的力量之源,不断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为自我革命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有自觉、有勇气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不同于其他为特定集团的具体利益要求代言的资产阶级政党,它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进而代表着全人类获得解放的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接受人民民主监督,勇于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监督是内在一致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提出、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因为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坚决清理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所裹挟的分子,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敢于直面问题,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指出,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事物之所以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矛盾和问题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事物内部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既从哲学层面提出了自我革命的根本指向,也从现实层面提出了进行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年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忧患意识和直面难题的坚定执着,极大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
勇于修正错误,也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毛泽东同志曾如此告诫:“坚持真理是公道,修正错误也是公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党百年来的奋斗实践是党不断修正错误、完善自我、激浊扬清的过程,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直面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是因为敢于直面问题,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才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有指引、有核心
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是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遵循。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丰富实践经验和重要理论成果,从全局、长远、大势、规律上作出的战略考量,对于全党始终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一重要思想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遵循,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更好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两个维护”是我们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居于首位的就是“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如果党中央不能实行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出现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局面,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我革命有核心就会有力量,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班子、新气象、新局面、新作为”的期望要求,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动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使命责任,以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目标方向,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有制度、有保障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创造性提出了坚持依规治党,注重发挥党内法规在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党内法规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以部委党内法规、地方党内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宣布,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截至2023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802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27部(十八大以来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156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190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3385部,党内法规已经形成完善全面的体系。这是我们党一百多年来持续推进建章立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结果,是党的建设史特别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保证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为党统揽“四个伟大”提供了坚强有力制度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防止‘破窗效应’,贯通执纪执法,强化综合效能,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用行动证明了自我革命制度不是空架子,而是“长牙带电”的“铁笼子”。截至2023年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2.6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7人、厅局级干部3456人。处分6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49.8万人、政务处分16.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如此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身建设,如此高度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的显著优势,也是引领时代的制胜之道。
三、从实践要求理解党“怎样推进自我革命”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党的自我革命三个重大问题,提出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必须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断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进一步锤炼党员素质、凝聚全党力量,铲除腐败问题、克服危机挑战。
(一)强基固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推进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坚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长远之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自我革命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时刻有刀刃向内的胆魄和勇气,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保证,如果没有强大的领导核心确保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将“两个确立”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坚守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继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党中央以果敢的勇气和坚强的定力解决了许多突出问题,但在新情况新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是长期存在的。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不断开展自我监督、破除利益藩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讲政治关系党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直坚持在革命性实践中强化自己、在批判性否定中改造自己。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确保自我革命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政治决心。
三是要坚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更加坚定自觉。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党发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号召时,系统回顾了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指出: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就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蕴含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和以其带动社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理论往往认为,多党轮流执政,实行三权鼎立的政治制度和竞争性的政党轮替制度可以解决权力资源配置的失衡,一党执政将会面临各种难以解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然而,正所谓“不私,而天下自公”。自我革命并非仅囿于“自我”,并非狭义上的“党建”问题,而是紧密相关于社会、国家和人民,基于党如何执政兴国,如何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使社会主义国家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答案。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是要先解决好党内部的问题,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需要明白“打铁还要自身硬”的道理,自我革命才能形成党强壮有力的肌体,凝聚起社会革命的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更加自觉地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从而不断推进彻底的自我革命,众志成城完成历史使命。
(二)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锻造自我革命的思想武器
一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在面对危局和困境时,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我们始终能够有最新的理论引领思想、应对问题,保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面对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性上的忠诚离不开思想上的忠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从“两个大局”出发,深刻总结了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深化认识,着眼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断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这一思想指导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同时,要突出重点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掌握其基本内容、实践要求等,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真正做到勇于自我革命。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党自我革命的自觉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中,理想信念的把舵定航,在每一个危急关头显得尤为关键。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没有理想信念的导航,党的自我革命就会缺乏正确的引领。因此,必须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抓好理论的学习、宣传、贯彻,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理论自觉,以切实有效的行动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忠实履职尽责,积极同一切理想消极、信念缺失的行为作斗争,使全党增强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自觉,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三)完善体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形成党的自我革命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加强制度保障,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纵观各国政党,真正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能够始终如一正视自身问题,能够形成一整套自我约束的制度规范体系,能够严肃惩处党内一大批腐化变质分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的自我革命要持续规范自身关系、不断约束自身行为、深入监督自身活动、系统解决自身问题,离不开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支持保障。因此,以制度为依托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是长远之策,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形成党的自我革命长效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如何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如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是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体两面的,自我革命映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上,凝聚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完整理解和系统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路径和“九个坚持”的主要经验,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形成,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使党内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方面法规制度科学有效运作。
三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保证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人民的监督是重要的外部约束,同时是人民作为主体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自我革命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实践探索赋予的,强调党通过自身的建设与时俱进提高执政水平,适应不同时期的风险挑战,解决自身问题。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中国共产党作为百余年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长期执政的解答是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质,不变色。“自我革命”的根本立场在于人民,不断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必须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动力,落实到实践中需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有机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不断构建和健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规范和体系,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凝聚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强大合力,有效应对党内外问题,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四)实干作为:锤炼政治品格,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一方面,用坚强组织取得行动实效,推进组织体系建设,锻造勇于自我革命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党的组织看成党的物质力量,认为组织是实现“主义”的“最重要的武器”。党的力量在于组织,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科学的组织,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能够推动党的组织在新时代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健康、更加纯洁,更有活力。而组织的强大取决于其党员构成,党员队伍的纯洁度决定着党的组织建设状况。因此,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必须配合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健全和巩固党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领导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贯通,必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强化自身建设,在加强反腐败斗争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面临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其中,腐败是社会毒瘤,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自我革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有些地区部门“四风”问题屡禁不止、一些贪污腐败现象触目惊心以及“七个有之”等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管党治党突出问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对党提出的新挑战新问题,得出的具有现实性时代性意义的答案,反腐败斗争则是自我革命的突出表现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部署下,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使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想要解决发展难题、克服危机挑战,必须先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多措并举、标本兼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贤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4/0201/12223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