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理论精选

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2024年03月25日 15:50

 

从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到逐步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期话题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梳理相关专家学者的文章、观点进行解读。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

1

2023年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1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

3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 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 专家学者解读“新质生产力”

XxjpsgC007315_20240306_PEPFN0A001

2024年2月22日,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汽轮发电智能叠片间,工作人员在观察智能设备运行情况。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了一批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和数字化生产单元。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周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万劲波 李辉: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为“四新”,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新素质”劳动者不同于从事简单劳动的普通劳动者,是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熟练使用现代先进设备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新介质”劳动资料不同于普通的机器设备和劳动工具,主要由一系列高精尖仪器设备及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构成;“新料质”劳动对象包括科技进步新发现的自然物,融入新技术及数据等新要素的新材料等人工物;“新跃升”优化组合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要素创新与组合创新都能引领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价值、培育新动能、重塑新优势。

XxjpsgC007529_20240319_PEPFN0A001

2024年3月1日,在深圳零一学院,一名工作人员阅读查看学生编绘的研究汇报材料。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为什么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赵振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影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无论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还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需求也更为强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

程恩富 刘美平: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的机械唯物主义做法,也要防止出现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主义做法,要根据各地区、各产业的已有基础,在全面审视区位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循着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不同地区的空间成长规律,具体产业具体分析,具体地区具体布局,通过分区域施策、分产业施策,因地制宜统筹各类产业发展

陆园园: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所在。面向未来,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

责编:张弛  校对:王梓辰  审核:张凌洁  监审:刘斌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4/0325/12244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