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国防大学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2025年07月16日 15:27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越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主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新征程上,我们要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一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既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中,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要求。辩证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这告诉我们,斗争是解决矛盾问题、战胜风险挑战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过程。回避矛盾就是停滞不前,畏惧斗争就是放弃发展。必须科学把握矛盾与斗争的辩证关系,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进行伟大斗争中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习主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回望来时路,一部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斗争史。正是依靠坚定的斗争信心、顽强的斗争精神、过硬的斗争本领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雄辩地证明,斗争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宝贵经验。前进道路上,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昂扬斗志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外部遏制打压不断升级,内部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不少绕不开、躲不过的“娄山关”“腊子口”,唯有保持清醒认知,做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充分准备,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地缘冲突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回潮,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等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等。这些外部压力与挑战异常严峻复杂,我们要丢掉幻想,做好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深水攻坚的改革重任。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发展奇迹,但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领域仍面临不少难题,等等。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原则,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但同时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实际工作中一遇到矛盾和困难就退缩回避;有的党员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足,面对国内外新环境新挑战,不知如何推进工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进行伟大斗争,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
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软弱退让谋发展则发展衰。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能遇见的各种矛盾、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斗争信心、锤炼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凝聚斗争力量,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定斗争信心。习主席强调:“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唯有坚定斗争信心,方能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战略定力。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认清历史发展大势,坚信正义事业不可阻挡。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锻造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锤炼斗争本领。斗争本领是赢得斗争胜利的关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斗争领域广泛、斗争对象复杂、斗争形式多样,不仅需要坚定的斗争信心,还要具备过硬的斗争本领。如果本领不足、能力欠缺,再强烈的斗争意愿也难以转化为实效。要增强政治慧眼,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清本质,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洞察重大风险,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要大兴学习之风,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要注重实践磨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实践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驾驭复杂局面的硬功夫。
讲求斗争艺术。斗争是一门艺术,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矛盾、风险和挑战往往交织叠加,若不讲求策略方法,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只有讲求斗争艺术,才能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目标。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众多矛盾中分清主次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要坚守原则,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寸步不让、敢于碰硬。要坚持策略灵活,区分矛盾性质,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掌控斗争节奏,做到刚柔并济、进退有度。
凝聚斗争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推进这一事业进行的伟大斗争,需要凝聚起全社会的磅礴力量。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携手并肩、和衷共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16/12676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