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业未来

2025年07月18日 15:03

从传统田间到数字云端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业未来

从传统田间到数字云端,农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经济以其强大的技术驱动力,正在重塑农业的未来。数字农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打通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让农产品更高效地走向市场。与此同时,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路径。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农业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因此,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一步。

数字农业:从田间到云端的关键跨越。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电商作为数字农业的一部分,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直销和精准营销,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2亿户,农村网民规模为3.13亿人,5G网络已基本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全国行政村5G覆盖率达90%以上。202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显示,约有40%——50%的农业企业和农户仍未能实现农业数据的有效共享和标准化管理,数据孤岛现象较为突出,加强数字农业建设迫在眉睫。首先,促进技术标准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其次,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城镇周边数字农业示范区为突破点,引导其他地区模仿数字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加强数字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鼓励高校开设数字农业相关课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设施农业:云端技术落地的实践载体。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温室、大棚、工厂化生产设施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人工建造的设施装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云端技术落地的重要实践载体,设施农业通过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控制,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设施农业覆盖面积达4270万亩,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设施农业发展的引领者。

由于设备投入和能源消耗,设施农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通常高于传统农业。例如,植物工厂的蔬菜需以普通蔬菜的10倍价格销售才能回本。因此,多措并举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量与质的双提升势在必行。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发展设施农业专用保险产品。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建设,加快传统优势产区老旧低效设施的改造升级。三是鼓励科技创新,协同多方参与攻坚,突破设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智慧农业:云端赋能的未来图景。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智慧农业包括智能农业机械、精准农业、农业无人机、农业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5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达到新高度。

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据2024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整体应用渗透率约为25%。其中,高端智能农机占比已达28%,然而农业传感器进口依赖度较高。未来应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首先,统筹运用各类政府项目资源与地方特色产业禀赋,实施一批智慧农业重大项目工程。其次,制定实施相关研发补贴政策与企业税收减免方案,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最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精准农业技术,优化生产管理和决策判断,实现优质、高效、节约的农业生产。

数字乡村:云端技术惠及农村的全面升级。数字乡村是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延伸,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电商、智慧物流、数字金融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全国已建成16万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农村地区快递物流体系覆盖率显著提升,这表明我国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广大农村“数字鸿沟”现象依然存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覆盖率不均衡,部分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同时,农村数据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农民数字技能普遍较低,难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向偏远地区延伸。二是加强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其运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三是推动农村数据资源整合,构建统一的农村数据平台。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云端赋能的未来趋势。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是指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挑战。例如,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此外,农业产业链数字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和农户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能力。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首先,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其次,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的技术水平。最后,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18/12677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