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
2025年07月18日 13:20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清党性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性锤炼、提升党性修养。
一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名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理想信念坚定,才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了党的事业奋斗奉献。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检验党性的第一标准。衡量党员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主动打扫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自觉用廉洁文化涵养道德情操、纯正道德品质,始终保持廉洁朴实的优良作风。要涵养大公无私的境界追求,胸怀“国之大者”,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时时秉持公心、处处秉公办事,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实践反复证明,学习越深,接受教育越多,就越能认识真理,越能坚强党性。当前,中国共产党要在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执好政,要教育管理好超过一亿人的党员队伍并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如果缺乏理论思维和理论武装,就难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厚实理论功底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方能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政治风浪考验中站稳立场、把准方向,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在理论学习中淬炼思想、锤炼党性,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理论清醒确保政治坚定,以理论成熟带动政治过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中深刻感悟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贯穿其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等要求,从“六个必须坚持”中找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理论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坚决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三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通过“双报到”参与社区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改革发展最前沿,一些企业党组织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组建党员突击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推动“卡脖子”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战在一线,1800多名共产党员牺牲在一线,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实践充分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起而行之、挺膺担当,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胸怀,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接“烫手山芋”,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
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温度不够,都炼不出好钢来。必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扎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党员干部在红脸出汗中检视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锤炼党性。要勇于自我省察,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常检视自己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想道德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在防微杜渐、严以律己中杀菌消毒、强固党性,在较真碰硬、揭短亮丑中除弊去垢、纠偏正向,不断校正思想、约束言行、整改问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要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把接受监督作为成长进步、干事创业的重要保证,做到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五
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党性不是喊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是铭刻心间、铸在魂里,体现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的党性培塑,要求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然而,政治问题有的是灵魂深处的东西,特别是政治上的两面人,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这就要求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要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既要看干部在大是大非中表达的立场、在处理公私关系上展现的格局,也要善于从小事小节中看出是非端倪,切实把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18/12678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