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理论研究
百年大党为啥这么“能”?活力值拉满!
2025年07月21日 09:59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4年来,我们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本文从四个维度阐释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深层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彰显理论伟力,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诠释为民情怀,以自我革命淬炼政党本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大国担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10027.1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洪流中,铸就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优势,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从党的百余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田园景色(2025年5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也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面向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深入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问题,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团结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迸发出强大创造力量,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党的十八大以来,“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2年至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34.91万亿元,人均GDP从39771元增长到9574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增长到41314元,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到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提高至60.2%,更多家庭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2012年至202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亿人增加到10.66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52亿人增加到2.44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9亿人增加到3.02亿人。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公共卫生体系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中展现出强大韧性。这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敢于为民担当尽责,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党和“三反”运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先后开展8次党内集中教育……实践证明,我们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更是一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奋斗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以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徙木立信,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抓住“关键少数”,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可以说,八项规定小切口,撬动了作风大变革;作风建设先手棋,盘活了全面从严治党大棋局。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为继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积累了宝贵经验。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025年3月1日拍摄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和赞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着眼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指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在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领域提出丰富主张,转化为具体行动,为解决世界性难题作出了中国的独特贡献。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2周年。12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从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到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框架,再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拓展。12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稳步推进,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这一理念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12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识到,这一理念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反映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正义、进步的心声,汇聚了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打破了个别国家唯我独尊的霸权思维,反映出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对于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中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在产业、交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许许多多的重大进展和成效。面向未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携手各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相关数据综合:新华网、国家统计局官网、国家发改委官网
作者 | 春燕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21/12678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