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中国供应链何以成为全球创新“路由器”?

2025年07月21日 16:30

为期5天的第三届链博会于7月20日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XxjpsgC007199_20250719_PEPFN0A001

7月19日,观众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展区内观展。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当宇树科技的“哮天犬”机器人在展台完成高难度空翻,当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设备让残障人士用意念操控机械臂,当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首次绘制出六链产业图谱——第三届链博会用152项“首发首展首秀”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是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器”,更已成为技术创新的“路由器”。

“链”接世界的底层逻辑:中国供应链的三大确定性。美国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上感叹“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这绝非客套。苹果携35家中国供应商联合参展,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与链博会开幕同步投产,麦当劳将全球供应商大会搬进展馆——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底层逻辑:全球产业链的“去中国化”伪命题,正在被“再中国化”的现实击碎。

中国贸促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韧性指数显示,中国在产业链完整性、物流效率、技术创新转化率等维度均居全球前三。这解释了为何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连续三届居境外之首,为何60%的美企参展商为世界500强。正如特斯拉上海工厂用“不到40秒下线一辆车”的效率改写汽车制造史,中国供应链的确定性在于:它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创新“破壁”的链博范式:从“独舞”到“共舞”。链博会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展会的“橱窗效应”。当汽车行业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启发农业企业优化供应链,当新能源碳足迹系统被食品巨头借鉴,这种跨界“化学反应”正是链博会首创的“六链一展区”设计初衷。北京参展企业乘方科技从观众变展商的故事尤为典型:其自主研发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通过链博会与德国机床巨头达成联合研发协议,实现了从“技术孤岛”到“生态节点”的跃迁。

更值得关注的是“链博首发站”的溢出效应。55项首发技术中,AI与数字化占比超九成,印证了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弯道超车”能力。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X在展会现场完成咖啡拉花,其核心伺服电机供应商正是往届链博会结缘的湖北科创企业。这种“链主”与“链属”企业的协同创新,恰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注脚。

“永不落幕”的开放承诺:供应链合作没有退场券。霍尼韦尔、西门子等102家企业提前锁定下届展位,签约量激增50%,释放出更强烈的信号:全球产业界拒绝“短链化”,选择“长链共生”。北京企业参展数增长40%、京皖推介会斩获50亿元订单,则凸显了链博会的“城市赋能”效应。正如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所言,链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它不仅是商品展示平台,更是规则对话场、信任构建器。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当“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成为跨国企业的集体共识,链博会3.0版本给出的启示愈发清晰:在全球产业版图重构的当下,谁能在开放中锻造最强链接力,谁就能成为下一个创新周期的定义者。中国供应链正以“链”为媒,书写着不同于零和博弈的新全球化叙事。(宣讲家网 刘纯银 )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21/12679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