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北京人形机器人何以领跑全国?

2025年07月23日 08:43

据北京日报报道,下个月,北京将迎来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和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其中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机器人行业的目光正在向北京聚焦。

105012025070600005808

 图为7月5日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举办第一场训练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炽队VS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现场赛况。新华社发

这两大全球盛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总体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尤其在新兴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稳居国内领先阵营。这一领先地位是多重战略优势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政策与战略的前瞻性布局,构筑了北京领跑的坚实基础。北京以非凡的前瞻性眼光,将人形机器人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这一战略定位超越常规产业思维,将人形机器人置于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跃升的核心地位。紧紧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创新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这一前瞻性的战略定位的顶层设计,为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与强劲动力,使其在起跑线上已占据战略高地。

创新平台的强力集聚与协同效应,成为技术突破的强劲引擎。北京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聚焦效应。比如,海淀区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汇聚二十余个尖端项目,正全力突破“多自由度智能力控”“5G远程手术体系”“单孔蛇形臂”等全球前沿技术。北京经开区更是将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集中力量攻克“长时稳定运控”等本体技术及“长程思考”“泛化执行”等具身智能共性技术。这种“国家队”与“地方精锐”的强强联合,打造出强大的创新矩阵,形成尖端技术的“突破性力量”。

基础设施的前瞻投入,有效破解行业发展的共性瓶颈。北京对产业“痛点”的精准识别与基础设施的先行投入,展现出强大的“解题”智慧。针对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面临的标准化、自动化等核心挑战,北京已启动建设“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中试验证平台”,利用首都智能制造资源优势探索量产关键技术标准。更关键的是,北京高质量具身数据这个行业发展核心痛点,率先启动建设开放共享的“北京具身智能数据统筹服务平台”。此平台致力于统一数据采集标准、解决异构数据集互联互通难题,并组织攻关低成本高效采集、自动化标注等关键技术,打造“数据采集—模型训练—能力评测”的全流程闭环基础设施,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坚实支撑。此举直击行业命脉,打通了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通道。

应用场景的开放包容与先行先试,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土壤。技术迭代需要在真实场景中淬炼。即将举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其意义远超一场赛事。它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大型测试场:涵盖田径、足球、舞蹈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3大类21个赛项。为保障赛事训练与测试,北京市在国家速滑馆专门建设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足球配套区已投入使用,“5V5”足球核心区及场景赛训练区亦将开放。这种大规模、多场景、高强度的真实环境测试,是算法优化、硬件可靠性验证的熔炉,为技术快速迭代与成熟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加速器”。

北京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跑,是首都优势在新时代的生动转化。凭借得天独厚的政策高度、创新浓度、设施强度与场景广度,将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综合功能,精准转化为推动前沿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北京“领先阵营”实践证明:唯有将战略远见、创新合力、基础支撑和场景验证环环相扣、融会贯通,方能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科技制高点上真正把握战略主动权。(宣讲家网 张厚美)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23/12680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