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政治建设篇

2025年07月31日 08:57

 

 

陈坚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陈坚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课件

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大特点。所谓政治,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其宗旨、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所以,政治于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国家、社会而言,有着极高的地位;政治问题通常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我们党而言,“讲政治”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政治纪律等内容。

一、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既是突出特点,也是优势与传统。所谓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就在于政治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成效,即在党的六大建设中起着“领头羊”“火车头”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政治建设时曾指出:“我国曾经有过政治挂帅、搞‘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那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政治就不讲了、少讲了,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把它定义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经验。

)政治建设关系党的前途命运

回顾党的历史,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路线得不到及时纠正,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政党政治上犯错误,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比工作上或其他任何方面犯错误导致的危害都严重。所以,在政治问题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或动摇。

)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的传统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和强调政治建设。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党的建设“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情,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综上表明,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也是党的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一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并将之运用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

)加强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政治问题相关,其背后反映的就是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抓好的问题。政治问题,就需要我们下大气力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加以解决。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也就是说,一系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之所以能达成如今我们所见的良好局面,是因为我们党抓住了政治建设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使其他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二、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意义非凡。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重视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讨论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是首先弄明白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简而言之,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坚定党员的政治信仰,即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高于一切、共产主义是我们党最终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还包括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实现全党思想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讲政治就是要服从中央,即全党服从中央、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不仅是讲政治的首要原则,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喊口号”,要切实做到全党服从中央、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和削弱党中央权威,任何人都不能从事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活动;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各项工作的机制,即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要自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三是必须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即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都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全党制定执行大政方针,要从党的政治路线出发;部署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要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始终。同时,党的政治建设要体现到干部履职尽责中,比如干部监督管理要突出政治监督、发展党员要严把政治标准、人才工作要突出政治引领。所以说,只有保证政治标准与政治要求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才能切实保证党的建设在大方向上不出现偏差。

)建立健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以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责、担责、履责。”我们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需要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制。各行各业、各个岗位都要实行责任制,因为如果没有责任约束,人们就容易懈怠,各项工作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推进。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通过责任制来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责任制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党委(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的政治建设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二是党委(党组)其他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党的政治建设工作。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相反,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乌烟瘴气。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需长期推进的工作,如同生态文明建设需长期维护一样,需要我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我们需要开展以下工作:第一,纪律和规矩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所以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领导干部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求私利。

第二,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所以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其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不讲创新、不讲活力、因循守旧、照搬照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就是按照党的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处理党内各种关系,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不讲原则、平淡庸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没有思想交锋、缺乏战斗精神的倾向。

第三,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生态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可或缺的土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二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推动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

 

三、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政党,抓住“关键少数”,即党的领导干部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本领。只有领导干部具备较强的政治能力,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主要点明了党员干部需要提高的两个方面能力,即政治能力和工作业务能力。也就是说,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政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也就是说,政治能力可以被具体分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三)如何理解“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一,提升政治判断力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盘根错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

第二,提升政治领悟力,要求我们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始终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善于从政治角度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用意和要求。

第三,政治执行力是落脚点,是政治能力的直接体现和最终检验,关键在于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保证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所以,“政治三力”对于干部而言极为关键,即我们需在工作中持续提升、不断历练,自觉增强自身的政治能力,以确保工作不会出现偏差。

(四)如何提高政治能力

第一,筑牢政治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筑牢政治忠诚,关键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任何组织和党员都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体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

第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守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提高政治能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涉及旗帜、道路、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擦亮眼睛、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决不能有丝毫含糊、犹疑、动摇,决不能做自废武功、自毁长城的事。

第三,增强大局意识。讲政治就是要讲大局,而大局意识就是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自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坚决有力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做到全国一盘棋。

第四,养成严守政治纪律习惯。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所以,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纪律和规矩面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涉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个人有关事项时,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培养“自觉的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把他律转化为自律,习惯成自然。

第五,淬炼政治担当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重负重、冲锋在前,能干的事情马上干,能办的事情立即办。

第六,提高防范化解政治风险能力。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关系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凡事从坏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风险交叉传导不容忽视。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加强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731/1268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