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主题专题 理响中国 要闻
中国理论网:以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
2025年08月01日 15:4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作风才能更优良,遵规守纪就会更自觉。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重在夯实党性根基,在解决好党性问题基础上纠“四风”、树新风,使党风政风更纯正。要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党性修养,以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作风保证。
一、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员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纪律规矩、意志要求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认同、行动一致。党员的党性强弱,反映在其理想信念的坚不坚、宗旨意识牢不牢、道德修养高不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一些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根源还是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没有拧紧。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容易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锤炼坚强党性,必须始终坚守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
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而产生的。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关系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作为党员干部,就要讲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强党性、优作风,就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涵养优良作风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强信念、践宗旨、塑品德、明公私,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二、从讲政治高度强党性优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明确指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讲政治,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首先从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我们党对人民的政治承诺,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决定党性修养的方向和成效,决定作风养成的纯度和成色。
衡量党员干部是否讲政治、有党性,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会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治要求,增强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强党性、优作风,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深刻理解和把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重要举措,厚植作风养成的政治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定力。锤炼坚强党性、做到对党忠诚,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要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炼就政治慧眼,着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贯彻、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违反作风禁令、不触碰纪律底线,以优良作风彰显政治本色。要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体现对党忠诚,在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中检视对党忠诚,在改进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中检验对党忠诚,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造福于民中践行对党忠诚。
三、以理论的成熟强党性优作风
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强、作风上的纯正都离不开思想上的自信、理论上的成熟。注重科学理论指导,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重大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宝贵经验。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独特优势和显著特质。用先进思想认识事物、把握规律、引领时代、推动工作,获得改造世界、创造业绩的强大力量,是党性坚强的思想基础和实践见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为锤炼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提供先进的思想武器和丰富的理论源泉。
党员干部要成长成熟起来,锤炼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养分。强党性、优作风,一方面,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思想作风,真正在理论上强起来,筑牢党性修养的理论基石,厚植作风养成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学思践悟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重要要求,从思想层面审视自己,从灵魂深处锻造自己,在纠正“四风”问题基础上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文风、会风,用先进思想陶冶情操、淳化作风、照亮前程。
四、把强党性优作风作为终身课题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因。这为我们党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历史启迪和文化根脉。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鲜明特质和先进品格,不会自然产生、自然保鲜,更不可能一朝变强、一劳永逸。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年龄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在常修长炼中保持党性、增强党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端正思想、检视行动、砥砺作风,做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臻于至善。
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正所谓,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强党性、优作风,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洗涤行为上的污垢,清除作风上的积弊,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要让党员干部接受经常性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树立新风、守护初心、担当使命。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正党风的“净化器”。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从严从实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锐利武器,一体推进深学实查真改,刀刃向内剖析党性,动真碰硬查摆问题,有力有效整改落实,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历练和洗礼中,锤炼党性、净化作风、升华境界。
锤炼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需要下真功夫、苦功夫、长功夫。我们要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上好党性修养这门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心学”,提高政治站位,锤炼坚强党性,淬炼优良作风,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朱宝强,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慕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01/12688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