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025年08月14日 14:28在坚持中见常态 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展现出我们党锲而不舍根治“四风”问题、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破除作风问题抓就见效、松就反弹的怪圈,必须持续健全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有效机制,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健全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增强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从深层次解决作风问题,必须以理论武装锤炼坚强党性。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要在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健全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学习教育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固定党日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机制,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深刻体会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的党性淬炼,进一步增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常态长效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自上而下层层压紧压实各责任主体政治责任,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要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构建完整责任链条,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各级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强化对作风建设的统筹指挥、系统谋划、全过程领导;各级纪委履行好专责监督责任,强化监督、从严执纪、精准问责;“一把手”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既管业务又管作风,努力推动形成业务和作风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职能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以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的自觉塑造行业良好生态;党员干部履行好具体责任,在自警自省自律自重基础上履行好民主监督责任。由此构建起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党员干部具体责任等有机贯通的完整责任链条,打造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闭环。
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要准确把握风腐一体、同根同源、相互交织转化的基本规律,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阻断风腐演变。健全“同查”机制,凡查“四风”问题必深挖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凡查腐败案件必细查伴随的违规吃喝等作风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腐助风势链条。健全“同治”机制,强化对风腐交织类案件具体表现、规律特点的分析研究,剖析腐化堕落背后风腐相互作用的机理,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共性根源。健全“查”“治”贯通机制,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深化,贯通做好监督检查、案件查办、整改纠治、完善制度、警示教育等,实现纠树并举、破立并进的综合治理效果。
健全并严格执行法规制度,实现标本兼治、精准施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也要靠法治,善于运用法治手段纠风肃纪”。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需要立足制度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以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严格制度执行实现标本兼治、精准施治。坚持解决问题和简便易行相统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创新发展和有机衔接相统一,把党中央的重要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现实问题、实际需要、创新做法、鲜活经验等有机结合,健全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推动法规制度间的衔接贯通,体现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围绕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加大治本制度机制供给,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推进不力、工作有偏差的及时提醒纠正,对踩“红线”、闯“雷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增强制度有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纪检监察学院)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14/1269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