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主题专题 理响中国 要闻
中国理论网: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中国企业家
2025年08月14日 15:24“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伟大建党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精神基调和历史使命,铺就了发展的奋进方向和前进路径,构筑了振兴的不懈动力和坚定信念。企业家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参与者、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中流砥柱,应当深刻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树立拥党爱国、居安思危、创新突破、与时俱进的企业家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肩负企业社会责任,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为造福国家、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贡献力量。
一、为挖掘新理念、新要素、新路径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企业家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动力,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实的客观真理,坚守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不断锤炼自身风骨和品格,带领企业提高科技水平、效能水平、质量水平,推动产业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一要深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产业振兴、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为目标,办好一流企业,守好边界底线、走好自主之路。
二要不断挖掘“数据、能源、人才、技术、资本”等新生产要素。坚持以支撑创新驱动、独立自主、要素互通、多元可靠为目标,育好一流人才、建好产业生态、布好未来赛道。
三要持续探索“共探、共建、共享、共治、共生”的新增长路径。坚持以联通用户参与、上下协作、资源汇聚、优势互补为目标,做好一流品牌、抓好前后服务、用好市场优势。
二、为构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供实践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绿色能源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新航向上,企业家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实践动力,践行创新产品、服务需求的创业初心,担当创造就业、改善环境的历史使命,弘扬光荣传统和作风,带领企业致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转型、价值提升。
一要积极参与“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人才集中”的战略性产业,围绕产业必需的基础理论探索、交叉应用创新、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创新平台、剖析市场需求、精准要素投入。
二要协同构建“风险共担、成果共创、效益共享”的新发展模式。围绕优势构建的政产学研协同、资源要素互补、统一市场建设,创新要素配置、打造标准体系、服务人才发展。
三要聚集培育“绿色循环、低碳高质、安全可靠”的新发展动能,围绕健康发展的亲情政府构建、营商环境建设、产业深度转型,对标世界顶尖、破除路径依赖、实现动能转换。
三、为突破卡脖子、断链条、恶竞争提供斗争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卡脖子”“产业断链条”“市场恶竞争”层出不穷。企业家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斗争动力,不怕短期收益、长期时间的牺牲,与各类不合理、不公平的封锁开展斗争,熔炼坚强意志和毅力,带领企业进行革命性技术突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一要不畏艰险,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以实现产业核心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发力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好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要弯道超车,绕过核心要素“断链条”问题,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为己任,抢抓绿色能源、粮食矿产、高端人才等核心资源,坚持把产业发展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容应对要素竞争持久战。
三要用好优势,应对全球市场“恶竞争”问题,以服务现代化高质量供给体系为己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完善客户需求响应与服务跟进速度质量,沉着应对市场竞争保卫战。
四、为实现改传统、培新兴、布未来提供价值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创新轻转化”“产业重效益”“金融多限制”等体制机制现状束缚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企业家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价值动力,以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为己任,坚守政治立场,忠诚于党的事业,赓续红色血脉,积蓄创新力量,打通知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推动科技、产业、人才循环畅通。
一要稳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红线底线不突破,因地因时谋发展,稳步推进能源化工、农林牧渔、食品纺织等民生保障产业绿色转型,树立“大产业观”,端好人民饭碗,守好绿水青山。
二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强化新兴产业建设供给保障、科技装备、经营体系、产业韧性综合能力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创新成果转化,坚持创新引领,支撑战略落地。
三要前瞻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把握全球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立足资源禀赋,规划研发投入,布局人才梯队。
(作者简介:杨付,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林峰,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慕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14/1269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