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2025年08月15日 10:2480年前的8月15日,一个值得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那一天,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的浴血奋战,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撑起了巍巍华夏的铮铮脊梁,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野蛮侵略战争。手段之残忍,行径之卑劣,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最惨无人道的。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死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之下的中国军民达3500多万,其中大部分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小孩和被俘士兵。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这是刻入石头、刻入人心、刻入历史的事实,是谁也无可否认和歪曲的。
精神无声,力量无穷。抗战精神是不朽的民族精神。八路军击溃日军的黄土岭之战,作家魏巍曾这样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赵一曼在与审讯的日本特务四目相对时,对方“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米”;杀害杨靖宇的岸谷隆一郎在自杀前的遗书中写道:“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在同侵略者殊死搏斗的血火淬炼中,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生存、民族的尊严以及民族的复兴,不畏生死、顽强战斗,在最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最艰苦的斗争,以全民族的奋斗意志筑起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长城。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样需要英雄,需要新时代的斗争精神。这种斗争,虽不再是血与火的生死之搏,却是艰与险的巨大挑战;既是实力与能力的较量,也是意志与精神的比拼。
凝聚力量,闪耀智慧。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从麻雀战、破袭战,到地道战、地雷战,人民群众探索出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战争方式和斗争艺术。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最先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举起了抗日大旗;积极倡导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一切爱国的力量集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坚持抗日战争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民众基础;坚持全面抗战的政治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领导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中国人民智慧迸发,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烽火硝烟远去,但抗战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抗战精神的长城永不倒,中华民族必将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走向更光辉的未来。
作者:乐兵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纪委宣传部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15/12696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