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着眼挖潜扩容,多措并举稳就业
2025年08月19日 16:54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脉动,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是最基本的民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人力供给。新征程上,我们要着眼挖潜扩容,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住存量、扩展增量、提升质量,让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以稳住企业带动稳就业。企业是经营主体,把各类企业发展好,就是最大的稳就业。数量庞大的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也是就业的重要容纳器,吸纳我国七成左右城镇就业人口。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9亿户,经营主体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稳定经营主体就能稳定就业基本盘,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就能为就业增长提供原动力。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各地各部门要直面关切、全力护航,落实落细就业补贴、税费优惠、担保贷款等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助力稳岗扩岗。
以稳住重点促进稳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稳,则就业大局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是当前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保持在千万级规模,屡创新高,其就业承载着个人理想和家庭期望。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其就业事关共同富裕。脱贫人口是指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登记备案人员,守住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需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关键在于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要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和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制定支持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和水平。
以供需适配推进稳就业。推进供需适配,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路径。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素质结构、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不仅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也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供需适配,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和个人就业需求,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以供需适配推进稳就业,一方面,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强就业岗位调查,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同时促进人才流动,破解“有岗无人”难题。另一方面,要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抓紧抓实抓好稳就业工作,既立足短期稳预期,又着眼长期固根本,定能夯实民生之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向秋 单位:成都市金牛区发展和改革局
责编:吴成玲
校对:张慕琪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19/1270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