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养老钱投资要侧重长投稳投

2025年08月22日 16:46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丰富了个人养老金的领取情形,并明确了具体的操作办法,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与者对领取个人养老金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坚持自愿原则,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也由参加人自主决定,如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等。参加者开了户、缴了费之后,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能否选到符合自身养老需求的储蓄、理财产品?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者的基本金融需求。参与者并非为了追求超高收益或者短期暴富,而是从长远计,给退休后的自己提前储备一份资产,以备不时之需。这就要求养老理财产品坚守“养老属性”不跑偏,实现长期投资、稳健投资。

如何才能做到“长投”?金融机构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注重产品的长期保值特点,避免资金在短期内“快进快出”。为此,要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以公募基金产品为例,相关规定已明确提出,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产品业绩、人员绩效的考核周期不得短于5年;与此同时,基金评价机构应当坚持长期评价原则,业绩评价期限不得短于5年,不得使用单一指标进行排名或评价,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

在“长投”的基础上,实现稳健投资至关重要。接下来,金融机构要强化投资研究能力,审慎研判金融市场走势,确保各类型产品按照策略定位稳健运作,有效满足养老理财投资者的保值增值需求。

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展相关尝试,在坚持长期限管理的同时,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博取长期向上收益弹性,再结合大类资产分散配置,严控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由此实现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性、安全性均衡。《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据测算,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为个人养老金份额的投资者实现收益超3.9亿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养老理财产品还要契合投资者的全生命周期需求,这也对产品的精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是“备老人群”,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以及部分青年人,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从业背景、风险偏好特征,其养老金融需求天然存在差异性。理想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是“你想要的我都有”,即覆盖投资者的全生命周期。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精细度、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是金融机构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2/12704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