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科技进步驱动中国农机出海浪潮

2025年08月22日 16:07

据8月21日人民网报道,科技装备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2025年,我国农机市场迎来新一轮出海热潮。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拖拉机累计出口9万多台,出口金额达43.63亿元。农机出海的背后,展现出的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强劲动能。

image (1)

6月14日,观众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农机设备。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结构之变,从“小而多”到“大而强”。观察今年的出口市场,传统主力手扶拖拉机虽仍占数量优势,但25-50马力中型拖拉机异军突起,同比激增60%;更令人瞩目的是,履带式牵引车/拖拉机以超过454%的惊人涨幅成为最大“黑马”。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中国农机产业从低端、小型化向中型、大型化、高附加值迈进的结构性升级。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出口额的连年大幅增长,进一步印证了“大型化”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意味着,中国制造不再仅凭价格取胜,而是以更能适应规模化农业的先进装备参与全球竞争。

科技赋能,让智能绿色双轮驱动。“铁牛”出海,内核早已革新。北斗导航大马力拖拉机可实现厘米级精耕,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极大提升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植保无人机重塑田间管理范式……这些不再是实验室的概念,而是广泛应用的现实。科技进步是这场出海浪潮最坚实的底座。它一方面驱动产品向“绿色高效智能”一体化飞跃,另一方面通过“优机优补”等政策引导产业持续向高端突破。国产农机核心竞争力逐年增强,在智能化、高效率领域的显著进展,已成为征服国际市场的“新名片”。

精准适配,从制造到“智造”与“智配”。中国农机的成功出海,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出色的市场适配能力。东南亚的水田、南美的大农场、中亚的旱作农业,需求迥异。中国农机产业提供了从低到高的全系列产品组合,并能针对区域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这种灵活性,叠加不断提升的性价比,使其能在多元化市场中精准找到定位。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农机出口搭建了更顺畅的通道,加速了与新兴市场需求的对接。

政策基石,构筑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中国农机走出去,离不开持续而精准的政策支持。从购置补贴到“更新补贴”,从引导高端化智能化到推动绿色化发展,一系列政策不仅刺激了国内市场的升级换代,培育了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间接为出口注入了强大动力。它推动全产业链优化,鼓励研发创新,最终让中国农机装备以更优的品质、更全的品类走向世界。

农机装备的强大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这场出海热潮,不仅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生动注脚,也是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贡献的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和中国农机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这股由科技驱动的出海动能必将更加强劲,让中国智慧的“铁牛”在世界更多的土地上耕耘出丰收的希望。

作者:董宏达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政协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2/12704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