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循迹“西藏之行”滋养雪域高原“民族之花”
2025年08月25日 09:07初秋的青藏高原,清风送爽。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这是第一次。2021年7月,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进行考察调研。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8月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是游行的彩车通过布达拉宫广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四年时间,两个历史上第一次,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因此,循迹“西藏之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踩准政治引领“核心点”、文化认同“关键点”、发展带动“落脚点”,践行“矢志不渝跟党走”的铿锵誓言,讲好“民族团结永相传”的世代佳话,共同绘就“共享幸福展笑颜”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西藏人民走上团结进步发展的康庄大道,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从专制到民主、由贫穷及小康、自封闭向开放……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用一甲子的勇毅前行,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刻印下不可磨灭的发展轨迹。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儿女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的不懈奋斗。“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部署,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千秋大计。这就要求,循迹“西藏之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引导各族群众把对党绝对忠诚、民族团结信念融入血液、镌刻心上,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方向一致、步调一致,践行“矢志不渝跟党走”的铿锵誓言。
筑牢文化认同,讲好团结佳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只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2021年7月,在西藏拉萨八廓街,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八廓街宛若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缩影,地处西南边疆,在西藏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藏、汉、回、珞巴、门巴等40余个民族,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从古至今,西藏这片土地由各民族开发,历史由各民族书写。交流交往交融的基因,流动于西藏的发展脉搏中。这就要求,循迹“西藏之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中华文化“代言人”,用心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交融新故事,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好“民族团结永相传”的世代佳话。
聚焦发展带动,绘就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目前的72.5岁。从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到青藏铁路建成运行、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再到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彻底改变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这就要求,循迹“西藏之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更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绘就“共享幸福展笑颜”的美好生活。
作者:薛光浦
责编:王灿熙(实习生)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灿熙(实习)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5/12704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