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成
2025年08月26日 17:01以保护定力增强发展耐力,让发展硕果反哺生态保护,方能建设出更加美丽的中国。
只发展,不保护,发展注定难以为继。
只保护,不发展,保护终将失去动力。
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课题。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能否兼得?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保护和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不断指引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成绩。
实践证明,生态投入是最具价值的战略投资,实现高质量保护才能让高质量发展成为现实。
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松涛林海间,一道绿色长城筑起生态奇迹,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林场森林覆盖率从11.4%跃升至82%,资产总价值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在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40多年坚守让流沙重披绿装,林场固定资产由2010年的2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苗绣工坊的彩色丝线在绣娘指间穿梭,2017年前这里还是深度贫困村,实施退捕禁渔后,黄粑、黄牛、黄姜“三黄”产业落地生根,乡村旅游带动苗绣从“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2021年以来,苗绣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万元。“绿水青山给了我们金饭碗”,村里人的话道出了生态保护是最根本的发展前提这一真理。
事实表明,高质量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水平的不断跃升,也为实现高水平保护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财政、科技、市场等支撑。
深圳,40多年来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发展的奇迹。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24年,深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多项指标达到历史最优,市民的“蓝天幸福感”“亲水获得感”和“绿色亲近感”显著提升。
深圳的实践证明,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从八步沙摇曳的梭梭林,到深圳茅洲河的水清河畅,中国大地上每一抹绿色都在诉说同一个发展真谛:生态治理并非增长的减法,而是增质的乘法;生态约束并不是发展束缚,而是转型的契机。当长江禁渔换来“江豚逐浪”的生机,当荒漠治理长出“光伏蓝海”的产业,这些事实无不说明:守护生态家底才能收获永续发展红利。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在塞罕坝的林海与化屋村的苗绣经纬间,我们读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以保护定力增强发展耐力,让发展硕果反哺生态保护,方能建设出更加美丽的中国。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6/12706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