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让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富民资产

2025年08月26日 17:05

“两山”转化不能止步于依赖资源的简单价值变现,关键要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取用有节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境内溪河密布,森林覆盖率超56%。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区”,当好“两山”理念践行者,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蔬果药材等农特产品,离不开一方水土的滋养。近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森林粮库”,茯苓、菖蒲、竹笋等绿色产品畅销全国。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擦亮地标品牌,探索出绿色种养循环、林药林菌复合等产业模式。事实证明,初级产品未必是廉价产品,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好山好水能够提升产品溢价。

“两山”转化不能止步于依赖资源的简单价值变现,关键要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取用有节,不能走竭泽而渔、坐吃山空的回头路。通过产业升级、文化赋能等路径,实现更多“点绿成金”,才能让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富民资产。

时下,旅游业日益成为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们积极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康养食疗于一体的昭化药博园,建设栖凤峡等康养旅游示范地,推出天然温泉疗养、山地运动健身等20余种健康养生“套餐”,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将生态致富与旅游致富有机融合,让园区变景区、产业变景点,既发挥了我们的绿色优势,又满足了游客多元化、深层次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力量。

发掘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要善于拓展价值链、延伸产业链。对旅游业这一综合性产业而言,更应发挥其拉动力、融合力,大力发展“旅游+”。例如,我们挖掘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开发“古蜀道徒步游”等品牌,开展“追觅蜀地的绿野仙踪”等活动,让游客一站式实现山水观光与文化览胜。讲好景区故事,以文化滋养生态,就能更好发挥倍增效应,让绿水青山的价值不再单一。又如,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业态发展,产业链更长,体验更丰富,将更好留住游客、做强产业。

“两山”转化要关注效益,更要着眼长远。一方面,推进生态产业化,持续提升生态品质,助力生态产品量质齐升,同时科学合理规划运营、评估开发中的环境风险,减少污染与破坏。另一方面,推进产业生态化,对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时下,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进环保产业园区建设,中粮油脂、冰鸟矿泉水等生态企业纷纷落户,助力产业结构的生态绩效不断提高。保护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生态致富、旅游致富才更可持续。

“两山”理念引领华夏大地发生绿色蝶变。好路子就要走到底,持续推动生态致富、旅游致富,以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打造、数字化赋能和多元化参与扩大生态产品价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作者为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6/12706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