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5年08月27日 08:54

碳市场,作为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正迎来新的发展坐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25日对外公布,为这项关乎长远的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从“起步”到“提质”,碳市场建设成绩斐然。时光见证成长,奋斗书写答卷。我国碳市场建设从探索到实践,走出了一条稳健前行的道路。2017年底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1年元旦发电行业首个履约周期启动,同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局,碳市场的每一步都踏准了绿色转型的节拍。如今,全国碳市场体系已具雏形:既有覆盖重点排放单位的强制减排交易市场,也有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理念渐入人心。2024年,2096家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截至2025年7月,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6.81亿吨,成交额达467.84亿元,价格“指挥棒”作用持续显现。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数据质量不断改善,推动全社会低成本减排的功能逐步释放——碳市场已从“蹒跚学步”走向“稳健奔跑”,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锚定目标,让绿色转型的路径更清晰。绿色低碳转型没有终点,碳市场建设永远在路上。《意见》明确的目标为未来发展画出了清晰路线图: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诚信透明、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市场,形成效果显著、规则健全、价格合理的碳定价机制。这两个目标,既立足当下——2027年的“全覆盖”是对现有体系的拓展深化,踮脚可及;又着眼长远——2030年的“成熟市场”为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催人奋进。它们的提出,不仅让碳市场建设有了具体坐标,更向社会释放了“绿色转型势不可挡”的明确信号,激励各方在降碳路上持续发力。 

实干为要,用制度创新铺就绿色坦途。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打实的举措。《意见》从制度、机制、监管等多维度发力,为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建立预期明确的配额管理制度,让企业减排有稳定预期;完善储备与调节机制,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健全交易制度,提升市场活力;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筑牢市场“防火墙”;有序发展碳金融,链接国内国际市场……这些举措环环相扣,既立足国内实际,又兼顾国际接轨,既强调规范有序,又鼓励创新突破。从制度完善到技术创新,从国内协同到国际合作,碳市场建设正以系统思维推进。这不仅将加速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更能推动国内绿色技术、产业走向世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树起新坐标,打造碳市场建设加速度;阔步新征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上层楼。这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更需要只争朝夕的干劲。让市场要素更丰富、管理水平更专业,让碳市场机制更完善、包容性更强、国际影响力更大——朝着这个方向,我们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必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中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新答卷。

作者:殷建光  单位:河北冀州职教中心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7/12706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