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在拼搏奋斗中勇立潮头
2025年08月27日 08:56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效率,再到“日均数百项专利”的深圳质量,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5年来始终勇立潮头。
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5年来,深圳牢记嘱托,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改革开放再深化、发展能级再跃升、民生福祉再增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先行示范、谱写新篇。
翻开深圳近5年来的“成绩单”,一个个数据引人注目。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站上3.68万亿元新台阶,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高达18.4亿元。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和1/8。这是单位能耗和经济增长走出的两条“背道而驰”的曲线。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面对资源要素约束更紧、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深圳的改革直指深水区。从推出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到建立全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从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到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深圳立足一域、观照全局,更好发挥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改革是“手术刀”,创新是“强引擎”。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经营主体达450.8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1.0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5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7.7%提升到42.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沿着深圳河的流向,深圳形成“东有河套、中有蛇口、西有前海”的开放格局,汇聚了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447家科技企业、1.5万余名科研人才。依托前海、河套、蛇口等重大平台,深圳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深圳的开放之路,依托港澳,也链接全球。过去5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家,约占全国的14.6%,实际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这里是中国的‘硅谷’,优势得天独厚,我们会继续加大在深圳投资。”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引进来”蹄疾步稳的同时,“走出去”也稳步推进。据深圳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深圳累计实现进出口2.17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值得一提的是,自1993年以来,深圳的出口规模已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自2020年“百万学位”“百万住房”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深圳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短板加快补齐,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如今,深圳全市已建成1263家社康机构,实现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覆盖。从率先探索“积分入学”破解随迁子女入学难题,到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再到加快构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让幸福更有温度,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当尖兵、再创新局,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李博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生)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7/1270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