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特稿丨以邻为伴,以“合”同行——习近平推动上合睦邻友好的故事

2025年08月29日 16:47

8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将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峰会。

多年来,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

一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各国外长和常设机构负责人。他说:“中方始终把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致力于把上海合作组织做实做强,维护好地区安全和稳定,促进成员国发展繁荣,打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在即将开幕的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和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负责人共商区域合作大计,为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深化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三次出访海外,其中两次出访的目的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

今年6月,他飞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与会领导人共叙友谊,共谋安全与合作。

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纳扎尔巴耶夫国际机场时,他的老朋友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率领高级官员热情迎接。这是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来第6次到访哈萨克斯坦。

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引用“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句中国古谚,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应当坚守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团结初心。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几十年来,发展与周边国家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全局的首要方向。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维护中国和平安宁的周边和地区环境。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多年来,睦邻友好也是习近平主席在上合框架内持续关注并不断推动的重要议题。2013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习近平主席把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和这份条约称作上合组织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

此后几年间,中方倡议制定了《〈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8-2022年)》,并在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推动该实施纲要获得批准。2022年,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又批准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23年至2027年的实施纲要。

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奉行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原则的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将上合组织形容为一个“大家庭”。多年来,中国不断深化与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关系。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

习近平主席同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保持着密切沟通。自202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已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举行了几十次会晤。这些高层交往不仅加强了上合组织内部协调合作,也增进了领导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白俄罗斯在去年的阿斯塔纳峰会上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成员国。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卢卡申科对习近平主席说,每一次访问中国都真切感受到中方的深情厚谊。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习近平主席常这样说。

建设和平安宁的共同家园

伊希姆河畔,独立宫的蓝色玻璃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去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在这里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首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发表讲话,呼吁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并将“建设和平安宁的共同家园”列为五大优先事项之一。

上合组织诞生之时,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对周边地区构成严峻的安全威胁。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始终把维护地区安全作为合作的重要方向。

“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线。”习近平主席在去年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指出。

多年来,习近平主席持续推进完善安全合作机制手段,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筑牢安全防线。2014年,在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他提出商签《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的建议。上合成员国在2017年的阿斯塔纳峰会上签署了该条约。

习近平主席支持上合组织打击贩毒、有组织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这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禁毒为例,上合组织定期组织禁毒行动。今年8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了“蛛网”国际禁毒行动,由中国担任指挥部主席。行动缴获近10吨毒品,查明1151起毒品犯罪案件。

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高级国际研究所专家阿扎马特·谢伊托夫说:“对于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中亚地区安全,中国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的倡议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安全威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习近平主席指出,战争的惨痛教训不容忘记。2015年,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主席来到俄罗斯出席上合组织乌法峰会。他在会上指出,“本组织成员国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考验,为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 与会领导人在会后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的声明》,发出了谋求持久和平、发展与进步的一致声音。

“家门口太平,我们才能安心、踏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说。

共享繁荣发展的丰硕果实

去年7月,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倡议和合作项目推动“上合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他看来,“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宣布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一年后,这个示范基地在陕西杨凌正式揭牌。

如今,这一基地已成为贸易、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上合组织国家和相关发展中国家累计培训了2000余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有力促进这些国家的减贫事业。

今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与会代表表示,这封贺信彰显了中国携手各方消除贫困、共建更美好世界的决心。

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发展战略对接。2024年底正式启动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就是上合成员国之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又一例证。

近年来,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愈加紧密。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中吉乌铁路建成后,有望成为连接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战略通道,进一步释放地区经贸合作潜力。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中国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不只是提出理念,而是有可持续、多层面、基于相互尊重的具体发展蓝图。”

科尔茹姆巴耶夫说,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将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更加紧密合作。“在世界动荡加剧、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大背景下,强化周边关系将为推动地区繁荣发展、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世界开辟新前景,上合组织无疑是其中的先锋力量。”

(参与记者:赵宇、苟洪景)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829/12710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