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丨“半年报”里向“新”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5年09月02日 08:40据北京市统计局8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三地总体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区域协同成效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经济数据是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2025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坚持政策互通、创新协同、发展互补、生态共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区域协同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走出了一条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上扬曲线”,亮眼成绩可圈可点、精彩纷呈。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生产领域来看,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1%和7.4%,其中北京、河北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10.6%,高精尖产业显现活力,“一产实、二产稳、三产快”的发展态势得到持续巩固;就服务业而言,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增长11.1%和8.1%,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八成,天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河北相关领域增速也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这一组组冒着热气、透着信心的数据,既得益于三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也离不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呈现出京畿大地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为引,投资扩容与消费提质助推经济拔节向上。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与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一体化推进改革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务实举措,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两重”“两新”政策持续显效。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当下,三地设备购置投资分别增长99%、29.1%和53.2%,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显著;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6%、12.2%和9.5%,津冀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45.4%和47.0%……这种政策驱动的投资扩容与消费升级,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实现新的跨越,释放政策牵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放眼当下,持续加大政策调控力度,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兴投资、促消费拉动经济内需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必将实现“满堂彩”。
创新为基,产业协同打造“六链五群”发展大格局。2025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从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张家口算力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到举办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再到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未来科创城轨道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等7个平台项目揭牌,这种“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落地见效,正是新质生产力跨区域培育的生动缩影。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津来自京冀的产业项目到位金额990.4亿元,占全部产业项目到位金额近五成;北京锂离子电池产量成倍增长,河北锂离子电池产业增幅达69.3%,凸显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活力。数据的背后,是三地产业协作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的创新蝶变,也是打破行政壁垒、重构经济地理的鲜活实践,换言之,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京津冀区域协同向纵深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为推动“六链五群”布局纵深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民生为重,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为了人民。从“各自为政”到“命运共同体”,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大众百姓生活品质。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三地通过铁路发送至其他两省市的旅客量7649.3万人次、增长7.4%,环京通勤人员月均46万人、增长3.3%;津冀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直接结算839.8万人次,占京外医保结算人次的35.4%;京津9所高职院校在河北开展跨省单独招生试点和“3+2”联合培养,累计招生1.3万余人;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5144元、29176元和17795元,增长4.8%、4.7%和5.3%……交通路网互联、医疗资源互通、人才培育互助、居民收入提高,京津冀地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表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从经济层面延伸至社会、民生各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新而行,三地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将继续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不断缩小三地之间民生保障的差距,京津冀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行稳致远。
作者:付云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02/12712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