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理论研究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2025年09月12日 08:46编者按:伟大抗战浩气凛然,精神弘扬至关重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从爱国情怀凝聚奋斗力量、民族气节挺立民族脊梁、英雄气概焕发凛然之气、必胜信念汇聚磅礴力量四个维度,既回溯抗战时期全民族团结御侮的壮阔历史,又立足当下,展现各领域奋斗者的精神传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气氛热烈、群情激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鼓舞人心,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徒步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根植于对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责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民族灾难,中国人民彻底觉醒、空前团结,国共两党宣布合作,各党派、各阶层、各阶级、各集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携手抗日、共赴国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御外侮,展开了救亡图存的全民族抗战。抗战期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更需要弘扬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爱国情怀,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向前!
气节,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也是华夏儿女勇毅前行的动力。抗战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民族之殇、家国之痛,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四处烽烟起,遍地是英雄。正是他们不屈不挠、浴血杀敌,才唤起工农千百万,才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正是他们舍生忘死、以身殉国,才奏响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才书写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人格特征,是一个国家的国格体现,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是由这种豪迈气概和无畏担当造就:为了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直面“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怀疑,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坚信“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今天针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无数科技工作者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这种民族气节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代代相传,永不磨灭。中华民族浩然之气概、不屈之节操,激励着我们面对任何挑战都能挺直脊梁,始终葆有志气、骨气、底气,始终坚持自信、自立、自强。
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时代造就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无论是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扶贫干部,还是胸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卫士,抑或是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他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和平年代当之无愧的英雄。新征程上,我们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争当英雄,从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中汲取精神力量,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钢铁意志,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高度升华。抗日战争是在极其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进行的浴血奋战,特别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对我根据地实施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国民党也对我大搞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边区的一切外来援助。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并用这种信念鼓舞全国人民斗志。1938年,毛泽东同志相继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正确预测了抗日战争的进程,科学制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刻揭示了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拨开了国人心头的迷雾,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信心。烽烟消逝,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依然激励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历史映照未来,精神代代相传。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担当,把“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抗争意志熔铸为攻坚克难的勇气。当亿万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必将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作者 | 褚振江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12/12718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