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教育

教育家精神为教育强国夯基垒台

2025年09月10日 14:4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向每一位“用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的人民教师,致敬

在中国,忙碌着这样一个群体:无论酷暑严寒,或是山高水远,始终有他们心怀热爱、躬耕不辍的孜孜身影。

传递着温暖、代表着希望,他们共享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名字——人民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人民教育家”,到不断涌现的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组组新时代“好老师”的群像,生动勾勒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这种精神,如何放大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教师之作用在于教书育人,更在于立德树人。今日之修枝固本,是为了明日之枝繁叶茂。

上好思政课,让学生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感悟初心、砥砺前行,这是言传;不求名利、甘于奉献,扎根乡村,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热爱与坚守,给孩子带去触动心灵的启迪,这是身教。言传身教间,立身做人的道理、对真善美的追求、远大坚定的理想信仰,逐渐在广大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裨益终生。

处于“拔节孕穗期”,青年学子更需要教师以火炬般的理想信念来感染,以磁石般的道德情操来引导,树立起为学、为事、为人的光辉榜样。也正是在日常的一问一答、教学相长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有了更为温暖、有力的回答。

这种精神,又如何推进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

“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面对重大的国家战略、面对连绵的科学高峰,如何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解题在教育,破题在改革。

需有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成立32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这是教育链与人才链的贯通;更需有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校企协同“订单式”培养,注重产学研用结合,这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贯通……

在“链”与“链”的无缝对接中,一批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竞相涌现,亦折射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坚实步伐。

这种精神,还要如何为教育强国夯基垒台?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国培计划”托举起大山深处的求学梦,“国优计划”“优师计划”首批毕业生走上岗位,“银龄讲学计划”“特岗计划”将知识的光与热送往偏远地区……一项项政策落地见效、一名名教师奔赴大江南北,这何尝不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最动人的体现?

真实的数字最能打动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5亿……它刻印着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清晰履痕。这背后,是一代代教师以身为梯的仁爱之心、弘道追求,为民族永续发展夯基垒台。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向每一位“用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的人民教师,致敬!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10/12721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