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宣讲 宣讲动态
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延庆区
2025年09月16日 16:10当80年前的烽火化作史册墨痕,伟大抗战精神却历久弥新,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不屈”与“团结”,早已融入民族的骨血。9月12日,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延庆区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延庆好乡亲”防汛救灾专题百姓宣讲团、部队官兵代表、消防支队代表等共计9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会。
宣讲现场
沙峰 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分会会长
沙峰含泪追忆姥爷左权将军——这位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他动情讲述姥爷在生死关头,为掩护战友突围血洒疆场的壮烈时刻。
刘金玲 北京市房山区委党校教师
刘金玲聚焦马安村的两面珍贵锦旗,娓娓道来这个“抗日模范村”倾尽全力支援抗战、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
林汉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林汉京深情讲述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事,彰显革命先辈的爱国气节与抗战精神。
杨舒惠 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杨舒惠讲述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木质印刷机的故事:报社为适应转移,将印刷机改造成30多公斤的枣木机,战士们背着它转战各地,从未停印,这台机器见证了共产党人的不屈精神。
罗通 蒙藏学校旧址物业管理员(首开集团)
罗通讲述了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与日寇斗智斗勇、百战百胜的动人故事,更描绘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坚贞不屈——为免儿子受敌胁迫,马母绝食壮烈殉国,英雄母子用生命诠释了家国大义。
张董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
张董生动讲述了冀热察挺进军的故事,张董挖掘史料,重编歌曲,以多种形式宣传《挺进军歌》,传承抗战精神,彰显时代使命。
王曙光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军休所退休军官、战时一等功荣立者
王曙光自小受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感召从军,主动赴西南边境参战,因踩地雷失去双脚。负伤后,他仍以军人标准生活、学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与马拉松赛事,用一生诠释军人的使命担当。
观众感言
消防救援局康庄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何聿铭:参加了这场宣讲活动,我特别受触动,这些宣讲同志,在寻找历史、发现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这种敬业拼搏的劲特别值得学习。作为一名消防指战员,我们重温先辈的革命精神,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气节,更要将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立足岗位为现代化中国做出贡献。
驻延部队战士张一涵:当演讲者低沉的声音念出时,会场里骤然安静的空气,让我真切感受到“历史”二字绝非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宣讲报告会,更像一次与先辈的隔空对话,让沉睡的记忆被唤醒,让心底的力量被点燃。最触动我的是,是演讲中提及的左权将军鲜为人知的“柔情”。他与妻子刘志兰聚少离多,在家书中总不忘叮嘱“注意身体,好好抚养孩子”,却在民族大义面前,把对家人的牵挂藏进心底,选择坚守战场。“他是将军,也是丈夫、父亲,但在国家危亡之际,他首先选择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演讲者的话,让我懂得,英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正是因为心怀对家人的爱、对家国的责,他们的牺牲才更显伟大。
报告会落幕时,全场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响起,许多人眼中泛起泪光。走出会场,看着街道上车水马龙、孩童嬉笑打闹,忽然懂得: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记住那些“不愿做奴隶”的抗争,更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唯有以奋斗践行担当,用实干守护山河,才能让英雄们的付出,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誓言,代代相传。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百姓宣讲处
责任编辑:张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16/12727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