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以首善标准谱写“京”彩华章——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 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实际行动书写“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1.7万首都电力铁军担起保电重任

2025年09月18日 10:17

8月24日九三阅兵第三次演练期间,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保障人员在天安门广场开展设备巡检。刘小军摄

9月3日,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保障人员在发电车点位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刘博摄

9月3日上午,北京长安街上旌旗招展、铁流滚滚。在激昂嘹亮的军乐声中,受阅方队步伐铿锵、铁骨铮铮,装甲部队披坚执锐、气势如虹,战机高翔、划破九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为确保大会供电保障万无一失,1.7万余名首都电力工作者集众智、汇众力,昼夜奋战、攻坚克难,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完成保电任务,交出了一张圆满答卷,彰显了“大国重器”和“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8月20日,国网北京电缆公司保障人员在首都核心区地下隧道内,检查隧道振动等在线监测装置。 赵旌朝摄

细节为王 组织更顺畅

作为纪念活动直接的参与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北京电力”)上下牢记嘱托、践行使命,将极致思维、极限思维、贯穿思维融入全环节各领域,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贯彻“细节为王”,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万万无一失”的郑重承诺。

早启动,早部署。接到保障任务后,国网北京电力就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此次保电筹备上来,成立供电保障领导小组,下设“1办12组”,高效推进150项重点工作任务;构建由总指挥部、2个现场指挥部和27个分指挥部组成的三级指挥体系,主动融入国家电网公司和北京市保障体系,及时掌握、迅速落实最新部署要求,确保指挥科学精准、信息流转高效;组建98支“1+N”保障团队(注:1是指1名客户经理,N是指从事多专业保障服务的多个人员),为重点用电参与单位提供精细化、延伸化供电服务。

超前研判,磨合演练。在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的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提前编制保障总体预案、10项专项处置预案、1100余项现场处置方案和1400项“一岗一案”。通过构建完备的保障预案体系,模拟各类场景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磨合保障值守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各级人员熟练掌握保障标准和要点。特别是进入8月,数千名保障人员集中开展实战、实训、实练,成功确保夜间三次综合演练供电无失误、零差错。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保电任务,国网北京电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密围绕保电工作成立13个临时党支部、组建59支党员先锋队伍,全覆盖开展重点保障现场“党员责任区”创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守责任区、争创示范岗,让党旗在保电一线高高飘扬。

国网北京电力保障团队临时党支部创新制作《用户侧安全用电服务联系卡》,精准传递各项安全要求;党员陈伟和同事彻夜守护在重装车辆阅兵行进路线交叉跨越点位,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变电运维主值、老党员张卫彤退休前最后一次参与重大活动保电,向青年员工悉心传授40年的宝贵经验;团队队长、党员宋晓龙近一个月未回家,带领保障人员对天安门广场华灯等设备开展一轮又一轮检查……

在广大党员带动下,国网北京电力全体人员凝聚起“保电必胜”的磅礴力量,一场又一场保障筹备连续作战接连展开。

保电初始,阅兵训练基地“1+N”保障团队15名成员就进驻基地开展延伸服务,期间参加了基地内5次模拟演练,他们画废的图纸铺满了整整一间会议室。在综合演练保障期间,通信保障共产党员突击队为指挥部可视化指挥实施了多项优化提升措施;空中梯队指挥部供电服务团队段玉童带领成员竭尽全力为用户提供可靠应急电源支撑;8月22日凌晨,西大望路附近某电缆隧道内,电缆应急抢修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消除了两处隐患,保障了重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正式活动前,承担重型车辆装卸、集结任务供电保障的团队长魏巍和成员们从前一天14时就赶到重点用电参与单位处,时刻关注重点用电参与单位的用电动态……

在这场检验指挥和作战水平的连环大考中,国网北京电力保障队伍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历经考验、斗志更强,以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无愧于“电力铁军”光荣称号。

8月18日,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保障人员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 刘伟摄

9月4日,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保障人员在重要活动保障现场进行用电设备巡查。 王洋摄

需求为重 服务更优质

点多面广,环环相扣。相较以往,本次纪念活动保障包括纪念大会、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多项任务,涉及的重点站线、重点用电参与单位遍布全市,各环节衔接紧密。各大媒体转播设备、音响、大屏幕、安检设备等临时负荷接电配合复杂,保障要求极高、范围广泛、任务复杂。

这些却难不倒经过千锤百炼的首都电力人。在总结和借鉴以往保电经验的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紧密对接北京市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梳理用电负荷需求,动态掌握活动流线、重点用电参与单位需求变化,第一时间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并加快落地实施。在一次次淬炼中强基础,在一次次磨合中抠细节,在一次次复盘中促提升,将一张张任务书、计划表转化为“实景图”。

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国网北京丰台供电公司按照一级保障标准,落实重点站线巡检、重点用电参与单位服务等措施,实现了保电首战告捷,标志着纪念活动供电保障工作打赢了揭幕战。

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是本次重大活动保障的主场地。针对近400处临时用电需求,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经过155次踏勘、72次技术研讨,在综合考虑现状电源点、负荷用电点位、安保分区等因素基础上,敲定具体实施方案。

夏夜的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如织。分布在广场周边的几处围挡内,却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不足一个月的窗口期内,每天有效施工时间仅有凌晨的4个半小时。工期紧、任务重,高温湿热、降雨频繁,电力人员白天排定计划、协调车辆物资,晚上争分夺秒组织施工……在800余名电力人员昼夜奋战下,全部临电工程于7月底前按期完成。

“在这次临电工程建设期间,我们不仅通过喷涂、搭建方舱等方式将电力设施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还通过为固态快速切换开关(SSTS)箱搭建恒温恒湿的‘小房子’,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关键时刻能够实现电源毫秒级快速切换,确保重要负荷‘零闪动’。”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临电工程项目经理高建宇介绍。

在重装车辆阅兵行进路线,电缆隧道结构加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在对隧道开展全面结构强度检测和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国网北京电缆公司采取“剔除植筋+网片加固+型钢支撑”等方式,对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处理。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隧道运行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满足长期承受重载车辆频繁通行的强度要求。

深刻认识到此次纪念活动保电工作的重要性,首都电力人主动对接重点用电参与单位,提供优质延伸服务,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情投入。为确保相关指挥机构供电安全可靠,他们主动开展用电安全评估,按照正式活动标准配合开展多次全要素演练;为做好重要集结点安检设备保障,他们细致开展隐患排查和设备看护,并接入应急发电车;为满足阅兵训练基地新增供电需求,他们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报装业务,协助重点用电参与单位完成临电接入工作;为确保训练方队现场用电安全稳定,他们定期开展“拉网式”检查,并部署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ATS)、不间断电源(UPS)等各类应急装置……

枕戈待旦,精准守护。自9月1日起,国网北京电力“1+N”保障人员陆续进驻重点用电参与单位内部,将精细化电力服务,主动延伸到每个灯头、话筒和插座。应急抢修队伍携85辆应急发电车就近备勤,保持“一键启动”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电力突发事件。

8月23日,国网北京信通公司应急通信保障人员开展电力应急指挥车供电设备检查,确保应急通信通道安全可靠。 李博摄

智能为先 保障更精准

“受阅部队已经出发,请保障人员密切关注沿线供电设备情况。”9月3日凌晨,国网北京电力阅兵训练基地现场指挥部向行进路线40处交叉跨越点位的保障人员下达指令。

“汇报指挥部,目前装甲车已就位,电力隧道地面无异常。”黎明前夕,电缆监控人员将“隧道振动监测数据正常”的结果反馈给指挥部。

9月3日,国网北京电力按照特级保障标准,确保纪念大会、招待会、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供电万无一失。三级指挥体系24小时不间断运转,做到指挥科学精准、信息流转迅速。各专业保障人员坚持首善标准,严格落实岗位职责,紧盯关键设备、重要负荷和活动流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当日活动现场,涉及重要话筒、高清大屏等几百处关键负荷保障。此前,保障人员动态梳理天安门广场地区用电需求,结合活动流线逐一制定作战图和点位表,定人、定时、定点管控临电设备,对接不同重点用电参与单位各类接电需求。经过数次演练的洗礼,电力员工与重点用电参与单位的配合更加默契、衔接更加高效,顺利完成了各类负荷拆接工作。

阅兵活动开始后,在天安门广场现场指挥部内,监控人员通过智慧化监测系统,密切关注着各类负荷运行情况。“本次保障中,我们通过先进技术手段,首次实现了对广场区域临电设备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全量信息的实时监测。监控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够实时掌握现场各类设备的健康状态。”国网城区供电公司设备部主任赵宇介绍说。

此次驻守核心区重点保障区域的国网城区供电公司一线人员吕岩,工作40年以来亲身参与了每一次重大活动保障。“从以前的手绘负荷点位图到如今的监测数据秒传,电力科技不断进步,我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即将退休的老师傅吕岩对科技进步为保电带来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

科技的力量远不止于此。针对本次保电任务,国网北京电力检修分公司在变电状态监测平台中新增供电保障模块,并将重点保障变电站中近万套在线监测装置接入该平台。通过新增功能模块,数据分析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查看、分析在线监测数据,并深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开展决策判断,进一步提高变电设备健康诊断质效。

保电的底气还源于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充分应用。保障期间,国网北京电力持续加大输电远程视频监控频次,通过“千里眼”随时对输电线路开展“线上”巡检;通过在电力隧道重点区域加装隧道振动监测装置,实时掌握隧道沉降和振动情况,可实现隧道微米级弹性形变和振动的精准捕捉;各类智能化巡检机器人穿梭于重要保障场所,沿着预设路线,对电力设施开展不间断特巡;派出电力应急指挥车在核心保障现场,开展应急通信支撑保障;依托“电网一张图”,24小时监测全域电网运行状态,为保障工作提供实时、多维度的数字化支撑。

在这场宏大盛会的“电力叙事”里,首都电力人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画面。大家虽身处不同岗位、肩负不同使命,却有着同样的赤诚。9月3日上午,国网北京电力离休老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获得者、104岁高龄的张琪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着战机翱翔、装备方阵气势如虹,她激动不已:“亲眼见证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能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辈子值了!”昔日电力人肩扛手抬、爬杆架线,今日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控,电力技术与时俱进,而不变的是电力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和担当。

保电场即首都电力人的阅兵场。在此次保电任务中,国家电网首都电力人斗志昂扬,秉持“保电有我、有我必胜”的信念,服从指挥、甘于奉献,以钢铁般的意志、作风和万无一失的行动,全力冲锋在供电保障一线,坚决守住了供电安全阵地,为精彩盛典贡献了重要的电力动能,续写了首都电力重大活动保电闪亮新篇章!文/曹瑾 李艳娜 朱春晔 景晓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18/12729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