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家安全

伟大抗战对强军兴军的时代启迪

2025年09月19日 13:57

编者按  今年9月全国组织开展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从抗日战争伟大实践和伟大胜利中汲取强军智慧和力量,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更在血与火的淬炼中熔铸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和伟大的抗战精神。习主席深刻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抗战那段从黑暗到光明的岁月,就是要深刻把握和汲取历史中蕴含的智慧火种、真理之光和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强军胜战注入不竭的动力。

忠实履行神圣职责,续写英雄人民军队的浴血荣光

国不自强,则为夷狄所侮。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全部历史,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日本之所以胆敢侵略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己的中国,就在于它通过长期窥测,认定中国军力孱弱、不堪一击,其独吞中国的企图可谓处心积虑。抗战时期,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领导我军挺身而出,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东北抗日联军率先掀起武装抗日斗争并始终战斗在一线,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八路军尚未改编完成就开赴抗日前线,出发时庄严宣誓:“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新四军各支队陆续挺进敌后展开斗争,成为插向华中日军的一把尖刀。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式军队的表现完全不同,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政治生态,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走向复兴的希望和英雄。

习主席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这既是对人民军队不朽历史功勋的肯定,也是对新征程我军使命担当的期望。复兴路上的中华民族,越接近实现梦想,越需要强军兴军,越需要军队有新的担当。当今世界,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天下并不安宁,特别是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只要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这些战争的根源始终存在,战争的危险就现实地存在。要续写历史的荣光,人民军队必须树立强烈忧患意识,深刻汲取忘战必危历史警诫,始终牢记我军的根本职能是打仗,聚焦智能化战争、瞄准强敌对手,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决不允许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再次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中国共产党于国难当头积极倡导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抗日军民赢得了战争最终胜利,展现出卓越领导力和民族先锋本色,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胜利。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在初创时就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抗战时期,蒋介石曾借口实行军令统一,企图渗透和控制人民军队,党对此进行了坚决抵制和纠正。人民抗日武装之所以能够接连打胜仗,最根本原因就是忠实贯彻党制定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在敌后大力宣传、动员、组织与武装人民群众,展开以军事斗争为中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外交斗争在内的全面对敌斗争,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人民军队在抗战烽火中成长壮大,建立不朽功勋。抗战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党的绝对领导,就没有这支人民军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从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习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新征程上,西方势力对我实施“政治转基因”工程一刻也没停止,他们妄图用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军拔根去魂,意识形态领域看似不动刀枪实则硝烟弥漫。越是这种情况,我军越要对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保持头脑特别清醒。必须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把强固党指挥枪作为定海神针。要下气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用理论武装夯牢思想根基,用刚性落实保证制度规矩落地,用建强体系提供组织保证,用正确选人用人强化队伍支撑,用严明作风确保行动自觉。要以全面政治整训为抓手,推动政治建军走深走实,从根子上廓清我军“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等问题,引导官兵永葆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性质,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

创新发展先进的军事理论,不断打开军事实践发展新天地

革命年代,我军的装备是落后的,但军事理论却是先进的,始终充满活力、富于创新。毛泽东同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等光辉论断,是能动把握战争主动权的高度概括;朱德同志“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等军事箴言,揭示了我军作战的制胜机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走向成熟,在人民战争思想、持久战思想、游击战思想、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创新发展,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从而“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了出来”。“兵民是胜利之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正是我们党先进的军事理论,引领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对中国人民持久抗战,起到了巨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党的七大向全党全军发出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号召,要求“作为教育的灵魂”,“以便于在思想上加强武装自己、战胜敌人”。战后,亚、非、拉许多弱小民族和国家开展民族解放斗争,也成功运用了中国的游击战理论。

抗日战争的经验表明,一个新的、先进的军事理论一旦产生,必然会成为军事实践的先导。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迭代激荡,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呼唤划时代的军事理论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我军的理论创新赋予全新课题。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纵深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高水平军事治理,推进军队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和回答。我们必须以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贯彻“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深入发掘现代战争由能量主导制胜向信息主导制胜、由平台制胜向体系制胜的转变机理,探索把握“算法”对决“算法”、“无人”对抗“无人”的游戏规则,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军事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新境界。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世界和平与正义作出更大贡献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当时统治者封闭保守、没能抓住工业化革命带来的军事革命紧密相关,直接导致鸦片战争以来军事装备上敌强我弱的态势。抗战时期,我军装备建设在战火中发展,党领导兵工人员克服设备器材缺乏、原料供应困难以及技术薄弱等问题,建设属于自己的兵工厂,生产了大量手榴弹、子弹、火药以及少量步机枪、火炮等兵器装备,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援。毛泽东同志科学预见在战略反攻阶段,装备了新式武器之后,我军“将获得高度的集中性和组织性,作战将获得高度的正规性,大大减少其游击性,低级的将变到高级的,中国型的将变到世界型的”。这些论断在那个特定年代,为我军擘画了“世界型”发展的宏阔蓝图。抗战时期,党领导我军以一系列开创性举措解决战争条件下军队生存与发展、建设与打仗等重大问题。正是仰赖于这支在战火中边建边打、千锤百炼的人民武装,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使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新时代,习主席多次强调“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强军兴军注入了强烈方向感、使命感。从抗战时的“世界型”到现在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筚路蓝缕,完成了历史和时代的传承。当今世界,人类始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的抉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清醒的战略新判断,准确揭示了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中我军建设的时代坐标;是宏伟的前进新目标,清晰擘画了以强军支撑强国的初心愿景;是神圣的历史新使命,充分彰显了我军背负民族希望前行的时代担当;是科学的征程新部署,吹响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进军号角。我们必须牢记领袖嘱托、统帅号令,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史鉴今凝聚向强开新、奋进百年的意志力量,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英雄的人民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19/12730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