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42项!我国又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5年09月25日 09:50

据《人民日报》9月11日报道, 9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我国历史上建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

奔向千里沃野,灌溉广袤良田。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灌溉面积5.61万亩。1000多年来,元阳哈尼梯田依山势修建,灌排系统科学精密,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立体生态体系,构成完整的自然循环……灌溉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流动的历史”。千百年来,起堰、修堤、通渠、筑闸,汩汩清水灌溉广袤良田。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地域特色鲜明,工程类型多样。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句容市,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目前是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该工程在平原圩区通过筑塘成湖、双重蓄水和双向水闸调控,有效缓解低洼地区易涝易旱问题……它们对于灌溉、防洪、生态等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挖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工程技术价值、文旅价值和生态价值,保护利用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治水的重要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记录我国灿烂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灌溉历史,蕴含着因势利导的传统智慧。

发挥多种作用,包含传统智慧。湔江堰位于四川彭州市,始建于西汉时期,至今仍灌溉16.2万亩农田。该工程是龙门山冲积平原地区平梁分水灌溉体系的杰出代表,通过卵石竹笼工艺筑堰分水,实现灌溉、泄洪、排沙协同运行……凸显经济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生态等多种作用,意味着其在规划理念、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规划设计,能较好处理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研究传统灌溉科学经验和治水智慧的宝库,为开展现代水利建设提供直观范例。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5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目前该系统仍灌溉农田约2000亩,并为约2万亩果园及生态区域补水……古代灌溉工程在历史岁月中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历史遗产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工程遗存和周边遗存。不断完善科学保护体系,加大投入,高质量保护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 李永杰  单位:延安市接待处

责编:吴成玲

校对:张慕琪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25/1273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