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动真碰硬助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2025年09月25日 13:52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采取超常规措施,嵌入式跟进监督,坚决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集体经营风险,坚决遏止新增债务,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不能让集体经济变成少数人的“小金库”。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资金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在推进整治中持续深化认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自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来,进一步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惩治“蝇贪蚁腐”、推动一批“三资”重新回归村集体、回到群众手中,整治成效得到群众认可。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推动惠农政策落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护耕地建设、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村道路供水通邮等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坚强保障。
但要看到,基层政治生态还需进一步净化,社会治理还需进一步优化。当前乡村振兴实践中,各项政策资金支持范围广、环节多、链条长,监管难度大,还存在涉农资金被截留挪用、迟拨滞拨、超范围使用、骗取套取,项目谋划质量不高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实施过程权力寻租、围标串标等问题,侵害广大农民利益,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必须强力推进整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整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决心,纠治突出问题,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专责,与农业农村部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持协同联动。“室部组地”上下贯通、形成合力。督促农业农村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组建专班,调度问题排查和整改情况,构建长效机制。嵌入式跟进监督,深化运用“双专班”推进,进行定期会商,“面对面”传导压力,“肩并肩”研究指导。开展实地调研监督指导,当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推动整治走深走实。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抓,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商、共同行动,推动问题排查和整改。
坚持摸清底数。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推动各地建立清产核资工作机制,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督促指导,县级统筹组织,乡村具体实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小组长三级对清查结果逐一签字背书,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清查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督促各地厘清资金监管底数,会同涉农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要求,明确有多少、归谁管、怎么管、怎么用,指导各地利用多种涉农监管平台开展筛查比对,做到应知尽知、不重不漏。
坚持纠治顽瘴痼疾。树牢问题导向,督促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对账销号。聚焦反复出现、边改边犯的集体资产出租超长期、超低价合同、村集体建设项目不规范、村级债务历史欠账等沉疴积弊排查整改。聚焦农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方面具体问题,严肃查处并督促整改。
坚持群众参与监督。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力量,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引导主动参与、积极监督。督促完善监管平台建设,持续推动数据汇集、数据公开、数据运用,因地制宜明确预警阈值,精准研判运行风险、加强监管。督促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开设举报电话专线、网上信箱等途径,确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确保件件有回应。坚持整治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以群众的广泛评价、真实感受检视整治效果。锚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时回应群众关注关切。
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用心用情用力促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问题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系统联动抓整改。紧盯整治推进中不断涌现的难啃的“硬骨头”,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整治。坚持责任再压实、力量再聚合,督促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主体责任,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靠前、加强统筹、善于协调、敢于担当,密切协同配合,聚成合力。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方面,盯紧集体资产量大、经济活动活跃、矛盾纠纷多的村开展攻坚治理,指导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及其负责人离任审计工作,健全集体资产监管制度,构建“平台数据赋能、乡镇监管在前、各类审计监督随后、纪检监察跟进”的监管格局。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方面,用好问题台账、监督举报信息台账等,分级分类定期跟踪调度,逐项对账销号,配合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惠农补贴截留挪用问题,由点到面推动解决问题,进一步树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鲜明导向,引导把整治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机制管长远。坚持从行业风气是否得到根本净化和基层治理是否得到全面提升看整治效果。督促农业农村部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聚焦权、钱、人等要素,筑牢监管防线,补齐制度短板,完善系统治理。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要以“资产清底、问题清仓、干部清廉、群众清楚”为标准,督促基层严格落实公开公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村务监督等规定,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要加快完善各类补贴资金、项目资金有关政策,加强涉农项目全过程管理和涉农资金全链条监管,健全项目立项评审制度、常态化抽检核查制度、验收管理制度,实现全覆盖穿透式监管,推动乡村振兴资金流向更加明晰、使用更加规范、监管更加严格,精准有效保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落实,发挥政策资金使用效益。
用好成果促发展。注重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将整治取得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招硬招,指导各地连年摸清集体资源资产家底,利用监督管理平台夯实信息化、数字化精准监管,推进资源资产规范流转交易,因地制宜盘活利用资源资产,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保值增值。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既要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又要瞄准资金使用实绩实效,确保发挥应有效益,持续强化乡村振兴资金全链条监管,指导各地加强项目统筹谋划、创新组织实施方式、优化评价导向,让强农惠农的政策红利不断壮大,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动力。
(作者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25/12735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