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中国是全球安全治理的积极建设者
2025年09月25日 17:00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赤字不断扩大。一方面,大国博弈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阵营对抗、集团政治不断滋生,给本已脆弱的国际安全环境蒙上阴影。个别国家出于地缘算计,热衷于制造“你输我赢”的零和局面,对国际规则选择性遵守,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让现有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全球南方”近年来迅速崛起,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仍有不足。治理机制碎片化、地区合作资源有限,进一步凸显全球治理中的公平与包容缺口。
全球性挑战正在重塑国际安全格局,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也使国际共识愈发清晰:全球安全治理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要坚持多边主义。任何脱离联合国的“小圈子安全”,只会加剧对立和分裂,无法为世界带来长久和平。我们要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团结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安全不可分割,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应当平等协商、兼顾关切,提升应对跨国风险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只有让全球南方国家更多参与制度建设,才能让安全治理真正体现普遍性和公平性,增强治理可持续性。
针对人工智能、网络、太空等新领域,亟须推动规则制定和伦理规范,确保科技向善、惠及各国。同时,应加大科技交流合作,缩小数字鸿沟,避免新的不平等固化。
面对全球安全治理的困境与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倡议为破解安全治理赤字、重塑公平合理秩序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新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呼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四大全球倡议成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系统性公共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网络、气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推动国际对话。中国在热点问题上倡导政治解决,为地区稳定提供了建设性方案。实践表明,中国不仅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更是全球安全治理的积极建设者。
展望未来,全球安全治理可能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多边主义将更加受到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将进一步强化;二是安全议题范围将继续拓展,数字安全、太空安全与传统安全并行发展;三是科技与安全的结合将更加紧密,需要国际社会加快规则制定;四是可持续发展将与安全治理深度融合,发展不足依旧是冲突的根源,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确保持久和平的重要保障。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安全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共赢,国际社会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径。北京香山论坛展现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的诚意与努力,也让世界看到,在全球安全治理的未来道路上,中国将继续成为坚定、稳定和积极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徐令缘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25/1273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