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理”赞青春 理响青年 “理”赞青春

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燃动北京工商大学

2025年09月25日 17:59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燃动北京工商大学

“别回头,往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吴怡萱以一句深情的寄语触动了全场师生。9月24日下午,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北京工商大学,宣讲员们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真实的故事还原历史场景中的关键细节,为现场16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爱国教育盛宴。

1

宣讲现场

2

3

4

5

6

7

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跨越时空,与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一脉相承。刘金玲、林汉京、吴怡萱、李镭、杨舒惠、丛榕六位宣讲员依次登台,通过“面对面”的宣讲让在场师生直观触摸到伟大抗战精神在当下的时代价值。一段段故事如刀凿斧刻,让师生感受到历史的重量;一句句誓言如钟鸣鼓响,激荡起青春的共鸣,不仅为广大师生播下爱国种子,也让他们坚定了理想信念,立志要通过努力学习奋斗使祖国更强大。宣讲环节在全体师生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潮中落幕,激昂的歌声瞬间点燃了整个会场。

座谈交流

8

宣讲报告落下帷幕后,师生代表与宣讲团成员们围坐一堂,在座谈会上展开深度对话。同学们积极分享聆听宣讲后的心得感受,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答疑解惑,鼓励大家把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动中。通过这次活动,广大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基因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爱国情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先辈们为榜样,以英雄们为楷模,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感言

9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张清然:原来英雄并非遥不可及,精神传承就在每一代人的担当之中。这次宣讲的活动通过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信仰。吉鸿昌等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动容,面对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大刀队嘶吼着大刀要向鬼子的头上砍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仰,让我知道了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一定要铭记这段沉重的历史,缅怀这些抗日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学习,勇于担当,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0

设计与艺术学院白雨辰:731部队进行活体实验,他们犯下滔天罪,国人在非人的折磨中失去尊严与生命,他们的哀嚎被淹没在冰冷的实验室里,永远留在民族伤痛的记忆中,这些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我们今天重提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和平不是理所当然,而是需要我们切实的维护,警惕历史的重演,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真相永远不能被埋没。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前行,记住那些逝去的生命,记住民族曾承受的苦难,用清醒的认知守护当下的安宁,让“反对战争、捍卫人权”的信念,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自觉。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我们的铭记,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坚定的守护。

11

语言与传播学院张佳烜:聆听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的六个故事,我心潮澎湃。从马安村的两面锦旗到吉鸿昌的英雄气节,从731部队的滔天罪行到模式口的磨刀声,从木质印刷机的坚守到红色歌曲的传唱,每一个故事都是抗战精神的生动注脚。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军民同心的热血担当、英烈不屈的民族气节,更让我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要以史为鉴,在新时代传承抗战精神,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让英雄的土地永远焕发蓬勃新生。

供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百姓宣讲处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0925/1273663.shtml